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供给过度,公众消费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细分市场越来越细化以至于各个细分市场的需求量相应减少的情况下,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能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产品供给的柔性制造战略是其最理想的选择。柔性制造模式能够让企业在准确识别消费者消费倾向的同时迅速做出相应措施,并且提供符合市场及受众要求的产品及服务;其次在识别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既控制成本又能有效率地完成生产目标,使企业真正形成难以复制和模仿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因为上述种种,柔性制造模式近年来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普遍选择。然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不是选择了一个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生产模式就万事大吉的,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在整个市场竞争中还只是开始,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是模式的实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柔性制造系统等硬件设施以及生产技术等硬性因素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生产一线员工的柔性水平。作为生产线的直接操作者,其柔性水平深刻的影响着企业整体战略的实现,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若生产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达不到要求,企业从整体生产模式层面上谈及的“柔性”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本文从制造企业柔性制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对生产一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提出的要求出发,并以汽车制造企业一线生产员工为研究对象。本文作者在实地调查以及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发现,为了真正实现企业柔性制造模式,生产一线员工达到一定的柔性水平就要求其在员工投入度、员工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员工持续改善能力三个方面有足够好的表现,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三个中间变量与员工的组织归属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最终探讨出生产一线员工组织归属感与柔性制造模式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给企业提供一个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