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7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腹针组)与对照组(传统针刺组),每组各35例患者,由于观察过程中有5例患者脱落,最后进入实验的共6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中医疗效、TCD各观察值的变化。研究结果:1.《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疗效比较经过一个疗程治疗,治疗组33例患者,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32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4例。两组总有效率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痊愈率经x~2检验,x~2=3.835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腹针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3.TCD各观察值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与BA各观察值比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腹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流速度,但不能提示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研究结论:腹针疗法对治疗颈型眩晕患者肢体运动症状减轻及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中医疗效评价方面也有客观的进步,且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等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证实了腹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颈性眩晕的方法,其临床疗效等优于传统针刺,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当前,虽然社会发展速度在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农村农民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柑橘种植行业未能得到良好发展。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最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
通过对最小二乘算法的分析,推导出了递推最小二乘法的运算公式,提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使用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的设计与仿真方法。并采用Simulink建立系统的仿
我国刑事立法中没有在共同犯罪中没有关于实行过限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共同犯罪中出现大量实行过限的现象。因此正确的界定共同犯罪实行过限,对其正确定罪量刑,追究刑事
儿童对社会和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纵然在过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儿童所应享有的权利一度被淹没在家长权的统治之下,无独立的主体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儿童这一特
随着隐马尔科夫模型相关理论的进步,在许多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关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应用的文献。为厘清国内外对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研究轨迹,以Web of Science(SCI)中收录的2005-2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病毒营销方法被越来越频繁的应用于企业的广告推广之中。以快消品行业为例,从病毒营销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快消品企业应用病毒营销的著
针对变压器故障类型的多样性以及故障信息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证据理论与神经网络综合集成的故障诊断方法。为实现Dempster合成规则在强冲突证据间信息融合后可信度分配的
适应行为是诊断智力落后的重要标准之一,智力落后儿童的训练重点应放在对其适应行为的培养和提高上。对智力落后儿童学校适应特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自编的《
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自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程。随后,近年来气候变化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