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背景下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模拟及预测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444w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首批试点的十大国家公园之一,祁连山国家公园旨在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祁连山国家公园在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保障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健康,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借鉴。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部分区域出现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和冰川退缩等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以多源数据与多模型耦合为基础,实现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关键要素的模拟预测,揭示区域内气候、土地利用、植被动态、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变规律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综合反映祁连山国家公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胁迫情况以及保护效果。同时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特点,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评估模型,掌握区域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预测不同未来情景下生态脆弱性的发展方向,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主要结论为:(1)基于气象站点数据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多模式的站点降尺度数据,结合以海拔为协变量的薄盘光滑样条带插值方法实现祁连山国家公园历史-未来气象要素与干湿情况的栅格化模拟。结果表明:近60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气候总体趋于暖干化,尤其是未来情景下暖干化加剧使得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多威胁。1960—2020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区域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值呈现轻微下降趋势,空间上干旱趋势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未来RCP4.5和RCP8.5情景下,气温、降水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气温增加幅度更为明显,2050年后RCP8.5情景下的增加幅度远高于RCP4.5情景,SPEI下降趋势也明显高于RCP4.5情景,祁连山国家公园干旱趋势更为显著。(2)基于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历史数据集,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特殊性,设定元胞自动机-马尔科夫(CA-Markov)模型限制因子,实现生态保护情景下土地利用覆盖的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生态工程的实施优化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趋于稳定,景观破碎度降低,有助于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但升温所引起的冰川退缩问题不容忽视。祁连山国家公园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总体表现为冰川/积雪、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明显减少,林地、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景观水平上,祁连山国家公园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略有降低,过程中波动较大,景观形状更复杂,景观多样性水平上升。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未来(2030年和2050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林地面积增加明显,主要由草地和未利用地转入,未利用地和冰川/积雪面积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景观聚集度提升,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化。(3)同化不同时空分辨率多源遥感植被指数数据,获得长时间序列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通过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me-BGC)模型参数本地化校正,实现对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碳动态模拟及预测。结果表明:现有的气候条件和生态保护措施与政策促进了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与固碳能力的提升,而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植被固碳能力变化具有明显差异。1982—2020年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覆盖与净初级生产力(NPP)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0.05)。降水量是影响祁连山国家公园植被NPP的主导气象因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研究时段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动态变化产生正向效应。未来RCP4.5情景下植被NPP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RCP8.5情景下植被NPP呈现下降趋势。(4)基于修正版通用土壤侵蚀(RUSLE)模型实现祁连山国家公园历史-未来情景土壤水蚀过程模拟,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多因子耦合下土壤侵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极端降水是影响祁连山国家公园土壤侵蚀风险的主导因素。虽然祁连山国家公园大部分区域土壤侵蚀程度较低,但陡坡区域的强烈侵蚀在未来土壤保持措施实施过程中需重点关注。1982—2020年,研究区62.62%的区域土壤侵蚀有轻微或显著的下降趋势,但整体区域的平均土壤侵蚀率增加,主要原因是土壤侵蚀率的增加幅度远远大于下降速率。在不同的未来排放情景下,祁连山国家公园土壤侵蚀存在显著差异,高排放情景下(RCP8.5)土壤侵蚀量明显高于RCP4.5情景。(5)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特征构建生态脆弱性指标体系,基于集成遗传算法-投影寻踪模型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脆弱性评估模型,结合多模型模拟预测的相关评价指标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生态工程和政策的实施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脆弱性变化具有正向效应,但东南部的部分区域存在脆弱性加剧现象。特别是在未来高排放情景下,生态脆弱性风险明显加剧。在后续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中对生态脆弱性加剧区域需进一步优化保护措施。
其他文献
ISG15是干扰素刺激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15)的表达产物,经干扰素诱导而高水平表达。因其结构域泛素(ubiquitin)类似,可以与目标蛋白质形成共价结合的复合物,被称为蛋白质的ISGylation修饰。与泛素化修饰(ubiquitination)类似,参与ISGylation修饰的酶包括ISG15活化酶E1,ISG15偶联酶E2和ISG15连接酶E3
语义分割和目标跟踪等高级视觉理解任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兴起使语义分割和目标跟踪算法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于深度学习在提取特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研究者们相继提出网络层越来越深、设计越来越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这些深度学习算法不断刷新公开数据集上的性能指标。然而,这些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依赖大规模带标签的数据集。目前的高级视觉数据集却存在如下缺陷:1)语义分割数据集的训
水禽的迁徙物候对个体的适合度、种群动态、群落间的关系和生态系统服务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研究大多集中在春季迁徙中几个传统停歇地和到达欧美繁殖地时间,对亚洲迁徙路线上季节性迁徙物候的特征和环境驱动机制认识较为局限。本研究以东亚分布的代表性水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东亚水禽整个年度活动周期迁徙物候的环境驱动机制。基于越冬期、秋季迁徙、春季迁徙三个阶段,本研究回答了东亚水禽迁徙的整个年度活动周期如何受不同环
复杂油气储层的数学物理建模是勘探地球物理领域中的热点课题。鉴于复杂油气储层介质具有多尺度非均匀、多物理机制耦合的特性,传统的孔隙弹性理论无法准确刻画其中的波频散和衰减。为此,本文引入了分数阶导数,利用其对含流体孔隙介质中的物理机制进行更精细的刻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新的孔隙介质波传播模型。首先,考虑到孔隙的分形维数会对孔隙流体的渗流机制造成影响,本文引入分数阶导数对传统动态渗透率理论进行了修正。随后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系统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与未知风险不断增加。极端天气、疫情蔓延等外部扰动事件使交通系统极易产生级联失效或大面积瘫痪,实现韧性交通系统的需求十分迫切。论文以“宜居、韧性、智能”为总体目标,研究主要围绕大范围城市道路网络的系统建模、系统特性与系统控制三个方面开展,解决了多因素耦合建模、系统响应机制与韧性导向的自主协同控制三个问题。首先,针对复杂交通系统多因素耦合作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简称复材)、钢材和混凝土的新型组合剪力墙:内置复材约束芯柱的组合剪力墙。复材约束芯柱(FRP confined concrete core)简称为FCCC,包括(FCCCOriginal)、FCCC-R(FCCC-Rebar)和FCCC-PR(FCCC-Prestressed Rebar)三种不同的构造形
中国文化现代化遵循文化现代化过程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基于文化发展、国际互动、文化转型的三维框架进行分析,当下中国文化现代化存在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际互动面临严峻挑战以及文化转型带来负面效应等现实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强化文化发展的治理能力、提升国际互动的文化引力、坚持文化转型的共生取向,系统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人学自觉,不断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简称“Y型偏心支撑组合框架”)相比于传统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具有三大优势:连梁的布置形式更为灵活、连梁的安装与拆卸更为便捷、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更强。当竖向连梁采用低屈服点钢材时,结构的耗能能力可进一步提升。本文对Y型偏心支撑组合框架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展开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手段,从构件层次和结构层次明确了该结构体系的受力机理与耗能机制,并提出了该结
学位
棕地再生是风景园林学科前沿的热点研究问题,也是当代中国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有前瞻性和重要性。中国资源衰退型城市的棕地占据城市优质空间、数量多且多以相对集中的形态出现,其再利用给土地有效利用、生态空间与社会空间提质以及区域协同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需要超越“就地论地”的区域视角。本研究以资源衰退型城市中的典型棕地类型工矿业类棕地为研究对象,在区域的视角下,综合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