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敦煌壁画舞姿的形象特征与审美内涵

来源 :北方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d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壁画舞姿特定的社会形式下,创作出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各个时代的画工们结合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特征让敦煌舞姿形态就活了起来,它经历了早期有北凉、北魏、西周;中期有随唐、盛唐;晚期有五代、西夏、宋、元这明显的三个阶段。本文在论述敦煌壁画舞姿形态的演变过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了,敦煌壁画舞姿在艺术形式上,唐代时期敦煌壁画舞姿受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兴盛,南北朝各族乐舞大交流,大融合,敦煌壁画艺术也随之进入全盛时代,建大窟,修大佛,绘制大型壁画,有了长巾飞扬细腻逼真的舞蹈造型、以“S”形姿态为主的曼妙身形、生动优美的手部特写、精致的面容和丰满圆润的舞者;宋、元时期,宋代在整个敦煌壁画舞姿形象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风格从服饰、妆容到舞姿均自成体系,体现出一种民族风情,“伎乐天”“反弹琵琶”“长巾飞扬”的完美延续,生活世俗场景的全新呈现。不同时期敦煌壁画舞姿的形象、动作技巧、绘画技法以及舞者形象都对“敦煌舞蹈流派”的建立提供了完美的依据,让敦煌舞蹈发扬光大,继续活跃在世界舞蹈艺术的舞台之上。
其他文献
教学的过程是从未知到已知,逐步剥茧解读的过程,要体现出学科特点,也应注重学科渗透,充分体现出实践性和科学性,每一个动作都蕴藏着丰富的物理学原理,理性分析、科学解读能够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而本土文化元素作为一个地域最具典型性的代表符号,反映出各地方的差异性,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往往以文化为依托,这给现代设计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抑郁、血白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11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精神抑郁的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本文编年自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年)至后唐末帝清泰二年(935年)。主要内容有史料和考证。收录了一些重要的敦煌文书和石窟题记,作者在文中主要收录了前人大家的录文;一些题记和
愤怒情绪是一种人际情绪,也是个体时常经历、却又不易合宜表达的负性情绪。6—7岁的儿童生活环境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动,一下子由备受保护的幼儿转变为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