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决策。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应用技能型人才,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必需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于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且自身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教育之路,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说明实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概况,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作出综述,简要说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界定“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概念,阐述它们产生的背景,从而说明实施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从实施校企合作学校的构成主体的多样性、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教学计划的全面性、管理过程的开放性和学校文化的多元性五个方面与普通高校进行对比,阐明实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的特点。第三部分,阐明校企合作的重大意义。我们认为这种意义主要表现为:实施校企合作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能使校企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改变我国教育投资体制的重要措施。第四部分,概括分析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类型。国外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研究比中国早,其常见模式主要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日本的“校企合作”模式。这些主要模式都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起了推动作用。潍坊科技职业学院在借鉴国内外合作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多层次、多种类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文以此为例阐释校企合作的主要类型。第五部分,分析了当前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从政府、学校和校企各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首先,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其次,学校应该协调和巩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利益;最后,校企双方应各自利用自己的管理优势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