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Hiwi和CD4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干细胞因子Hiwi及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的表达,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并且分析Hiwi和CD4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干细胞因子Hiwi作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二步法)对胃癌组织(传统组织切片100例和组织芯片110例)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40例)进行CD44和Hiwi蛋白检测。结果:(1)传统组织切片中,CD4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84.00%)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27.50%)(χ2=41.817,P<0.001)。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Hiwi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69.00%)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17.50%)(χ2=30.536,P<0.001)。Hiwi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胃癌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2)组织芯片中,CD4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57.27%)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27.50%)(χ2=10.108,P<0.01)。CD44在胃癌组织中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Hiwi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70.00%)高表达,明显高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阳性率17.50%)(χ2=32.812,P<0.001)。Hiwi在胃癌组织中与胃癌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3)胃癌组织中,CD44蛋白和Hiwi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传统组织切片:rs=0.639,P<0.01;组织芯片:rs=0.547,P<0.05)。(4)组织芯片统计结果与传统组织切片统计结果相一致。结论:(1)CD44蛋白和Hiwi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与胃癌预后不良相关,提示CD44和Hiwi可能作为预测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2)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与干细胞因子Hiwi具有正相关关系,提示两指标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3)Hiwi可能作为新的胃癌干细胞标志物,协同CD44共同作为筛选分离胃癌干细胞的指标。
其他文献
为了在设计初期确定液力缓速器的出口压力值,缩短设计周期,在CFD数值计算软件中,采用速度进口边界条件和自由出流边界条件计算了液力缓速器的内流场,对流场计算得到的出口压
纹身,需用火炭或刺针等在身上烫制印记,形成永恒的印记。这种古老习俗,又称雕青,刺花。古代,纹身现象在少数民族中流传最盛,尤其是傣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在那里的青年男子多
1香叶天竺葵腺毛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到腺毛由1个基细胞、2-4细胞的柄部及单细胞的头部构成。首次观察到成熟腺毛头部为具有独特的内突生长的传递细胞,细胞为圆球形,细胞质稠
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和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优点,研究开发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不饱和羧酸酯大单体及聚羧酸系减水剂MPC (
京津冀一体化给渤海新区带来了机会和挑战,人才共享是实现人才一体化的前提。着重分析京津冀一体化下渤海新区人才共享面临的问题,针对当前问题提出建议。
<正>2011年6月10日至16日,《艺术市场》杂志与乌鲁木齐晚报社联合举办了"大美新疆"采风活动,艺术家、记者一行14人由北京飞赴乌鲁木齐,再转到喀纳斯、禾木等地区进行采风与笔
纵向数据是指对每个个体在不同时间进行观测而得到的由截面和时间序列融合在一起的数据,是目前统计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纵向数据结合了截面数据和时间数据的特征,能更好地分
背景与目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intracranial germ cell tumors)经积极放化疗常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然而对部分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研究
期刊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不仅对于均匀梁的单连杆柔性机械臂系统的建模有效,而且较假设模态法等方法更适合于非均匀截面梁的柔性机械臂系统的建模。应用这两种方法建立单连杆柔性
【正】一、基本案情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被告人魏某等20人,为牟取较大利润,在未办理"无碘食盐零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低价购进不含碘食盐9000多公斤,先后在河南浚县王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