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的启示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立足于曾国藩家训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法,在对曾国藩家书、日记、著作以及近现代学者论著等的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探究。本文一共分为三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是曾国藩家训思想概述,这是本文的核心主体部分。首先分析了曾国藩家训思想的渊源,主要有以儒为主兼取诸子、汉宋兼宗、曾氏耕读家风的传承以及曾国藩个人经历的积累和反思四个方面。其次从内圣之道和外王之道两个大方面阐述了曾国藩家训思想的主要内容,内圣之道包含了学问之道和立德修身两个方面,外王之道包含了处世之学和持家之方两个方面。曾国藩家训思想涉及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关于子女读书、子女做人、社会交往和治理家庭四个方面,当然在《曾国藩家书》中除了家庭教育思想还涉及到民生、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领域,在这里笔者重点阐述的是曾国藩家训思想中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再次,运用归纳法分析概括了曾国藩家训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以家书的形式作为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其思想具有先进性、重视知行合一的过程培养以及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四个方面。最后,从无法摆脱封建纲常礼教、对统治阶级“愚忠”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家训思想存在的历史局限性。第二部分是当代家风建设的现状及分析。首先,分析了当代家风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家风在当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维系家庭成员的关系、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家风培育为从严治党提供环境保障四个方面。其次,分析了当代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优良传统家风传承意识淡薄,第二家长教育主体意识淡化,第三家庭教育功利化,第四教育方法略显适当。最后,分析了当前家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网络媒体监管不力,二是家庭结构核心化,三是社会竞争激烈、压力过大,四是家长自身素质不可控。第三部分是曾国藩家训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的启示,是文章的升华。根据曾国藩家训思想的主要内容,从四个大方面分析了其家训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的启示。首先,学问之道对子女读书的启示,体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做贡献、培养子女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方法三个方面。其次,立德修身对子女做人的启示,体现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反思能力和自制力、培养个人持之以恒的品质这三个方面。再次,处世之学对社会交往的启示,体现在换位思考宽容待人、经世致用回报社会两个方面。最后,持家之方对治理家庭的启示,体现在注重传承优良家风、养成豁达的财富观、完善家教方法这三个方面。曾国藩家训思想中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后人持家教子、为人处世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影响深远,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风回语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风回语颗粒低剂量组(1.2g/kg)、中风回语颗粒中剂量组(2.4g/kg)、
研制了罗红霉素颗粒剂:以罗力得片为对照,采用微生物法进行了健康人体血药浓度测定,考察了罗红霉素颗粒剂的药动学特性。结果表明,罗红霉素颗粒剂与对照品为生物等效制剂。
某次随机听课,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或许是好奇,或者是贪玩,一段时间后,个别学生开始不专心了。有的偷偷带着凸透镜到走廊上“采集”阳光,有的拿着透镜瞄
你敢去抱哭着的孩子吗?据说作家赵树理下乡工作时有个经验:若看到有人带着的孩子在哭,赵树理同志会接过孩子一边哄一边与大人拉话,若孩子继续哭。那人也不会怪他,若孩子不哭了人家
早些年,我还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一个偶然的机会,竟意外地获得了参加市里优质课比赛的名额,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把自己关进一间矮矮的小
1李老师的确可以算作美女,尤其在“小学教师”这个以中老年为主体的年龄结构中,这一点更明显。但她似乎不太关心,也不大会运用这种先天上的优势在教育上所潜藏的积极意义;更多的,
目的研究敲低Tribbles同源蛋白(TRIB)3对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AngⅡ处理心肌成纤维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在Banach空间中,运用二分性、不动点定理、等度连续和Ascoli定理等理论,研究一类五次概周期系数的时滞微分方程组概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此类微分方程组的概周期解存在的充分
以Ca(NO3)2和(NH4)2HPO4为原料,应用超声化学法制备得到了尺寸约20nm×120nm、分散性良好的针状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粉体。对比研究了超声化学法与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对HAp粉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