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钼萃取分离的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钼是一种稀有难熔金属,本身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合金、航天、化工产品等领域。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钨钼的离子半径、原子结构、化学性质相似;并且在矿物和钨钼废料中经常共生,分离困难,目前,钼资源短缺,单一精矿越来越少,随着硬质合金、电子、国防等工业的日益发展,钼制品,尤其是许多尖端用途对所需产品杂质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钨钼分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磷酸三丁酯(TBP)、三辛胺(TOA)、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伯胺(N1923)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分析了了单一萃取剂和复配萃取剂在温度、浓度、分配比不同的条件下,对钨钼萃取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等技术,分析萃取过程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钨钼萃取分离过程,酸度对萃取过程有重要影响,如果酸度过高极易发生乳化现象,不利于萃取的进行。2单一萃取剂萃取钨钼时,萃取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萃取反应过程时放热反应。另外,钼的萃取率随着萃取剂的体积、萃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比较四种萃取剂,其中,伯胺(N1923))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条件为:酸度pH=2-3之间,温度在25℃时,萃取分离时间15min,振荡时间为3min,N1923:磺化煤油=4:1时,萃取率最高可达96.87%。3复配溶液中,钼萃取率随温度的上升先增加后下降,25℃下萃取率最高,伯胺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N1923+P204)为复配液在酸度pH=3-4之间,温度在25℃时,萃取分离时间15min,振荡时间为3min,(N1923+P204):磺化煤油=4:1时,萃取率最高可达98.97%,,相比单一萃取剂分离因子提高33.7%。
其他文献
制冷空调技术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生活生产密不可分,制冷空调系统在运行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总消耗能量的1/3,采用高效节能的冷却散热设备以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正>1研究目的运动疲劳后如何快速地恢复体能一直是体育科研的一大热点,也是运动实践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点。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科研人员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将不同类型的牵拉手法
会议
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在化学键催化活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该类催化剂在底物的活化和产物的形成过程中,通过配体自身结构的可逆改变与金属中心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设计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的主要方法是将质子敏感配体引入到金属中心,其中含有2-羟基吡啶基团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金属-配体协同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催化反应。其主要原因在于,2-羟基吡啶在碱作用下易于发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体内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12~45个氨基酸组成,因为其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所以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目前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