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占很大的比重。改革开放前,受城乡分割体制的束缚,农业中沉淀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业的效率,使土地上隐性过剩的劳动力迅速显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本文在诠释剩余劳动及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了我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及阻碍转移的相关因素,认为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战略难度较大,关键在于城乡经济发展中的统筹规划,提出在坚持现有的“离土离乡”与“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的基础上还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为基础的新模式,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就地吸纳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力,增产增收,达到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同时结合湖南省具体的资源条件和国内外市场开发的总趋势,我们提出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其中包括充分利用开发人文社会资源在内的扩大的农业概念,从而达到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