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微泡技术用于粉煤灰浸出液提取SiO2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19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厂粉煤灰的排放量不断加剧,使得粉煤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一固体污染源。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也是丰富的碳资源,对它的有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用粉煤灰浸出液碳化来制备纳米氧化硅材料,可以实现以废治废以及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众所周知,粉煤灰浸出液硅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进行碳酸化分解反应制取SiO2,然而在传统的制备氧化硅的碳分过程中,大多以鼓CO2气泡的形式将其引入反应体系,由于鼓出的CO2气泡尺寸较大,在水溶液中受到的浮力相对较大,还没来得及与溶液充分接触,就会逸出体系,使得CO2的消耗量严重增加,延长了碳分反应时间,降低了CO2的吸收利用率。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拟采用微泡技术来替代传统鼓泡方式,以提高CO2利用效率。首先采用表面修饰的界面活性SiO2稳定气泡,即periking气泡,考察了硅烷的用量、界面活性SiO2的用量以及温度对微泡的生成量及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将该微泡引入到水玻璃的碳分反应中,并与传统的鼓泡体系进行对比,探究了温度、反应物浓度及气体流量对产物的产率、BET及CO2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氮气吸附等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微泡法对CO2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并且所制备的材料与鼓泡法相比,结构均匀、比表面高且分散性好。其次,通过微泡发生器获得微纳米级的气泡,并将其应用于碳分反应制备纳米氧化硅的反应。考察了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用量等对产物的产率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微泡发生器可以获得比表面积高达654m2/g的纳米SiO2,同时由于微泡界面效应的影响,可以得到棒状结构的氧化硅。
其他文献
设备故障和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变电运行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安全技术和人员管理措施,对于提升变电站运行安全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统卡尔曼滤波(KF)适用于白噪声数据的处理,当机动目标跟踪系统的噪声数据存在有色噪声时,采用KF解算的精度降低,不能满足高精度导航的要求。一步相关卡尔曼滤波(OCKF)虽能
目的:观察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47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均行经络刮痧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9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总有效
光电探测器组件响应度下降会造成光纤陀螺输出异常,响应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光纤耦合移位,分析光纤耦合移位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提高探测器组件的使用可靠性。通过对探测器
传统的螺旋桨推进器工作噪声大,效率低,而仿鱼尾推进器技术有望改进这些不足,从而提出利用仿鱼尾推进动力定位的思想。通过对鱼尾推进模式和动力学的研究,设计出了最佳参数的
通过选取陕县2个土地整理项目、4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陕县土地综合整治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效益进行评价分析,并构建相对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如
针对成都平原畜禽粪便安全消纳的突出问题,开展了猪粪替代化肥施用的长期田间试验,研究了稻麦轮作条件下不同猪粪施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球囊霉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