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接触发酵制氢工艺及其运行特性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高效的能源载体,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新型替代能源之一,其生产和应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能源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以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可再生能源物质—氢气的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近年来基于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和理论,大量开展了以提高该工艺的产氢效率、完善工程控制对策、实现工业化生产为最终目的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但是目前混合菌种乙醇型发酵产氢系统的产氢效能和稳定性能低下,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的工程控制对策还有待完善,产氢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发出了厌氧接触产酸发酵制氢反应设备,通过连续流的试验运行,对发酵生物制氢法最佳发酵类型—乙醇型发酵的快速启动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有机负荷对系统产氢效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厌氧接触产酸发酵制氢反应设备的启动,可以污泥负荷控制为主,pH调节为辅助的手段,获得预期的乙醇型发酵类型。通过控制污泥龄,将反应器的污泥负荷控制在2.0~3.0 kgCOD/gMLVSS·d,则有利于淘汰系统中的耗氢产甲烷菌。当接种污泥为好氧污泥,启动负荷为15 kgCOD/m3·d时,启动后反应系统不需任何调控,模型反应器在启动后25天即形成了稳定的乙醇型发酵。采用啤酒废水处理厂二沉池的剩余污泥为种泥,在接种量9.16 gMLVSS/L、HRT 6 h、进水COD浓度5000 mg/L、容积负荷为20 kgCOD/m3·d、pH值5.0~6.6、温度35±1℃的条件下,厌氧接触产酸发酵制氢反应设备在运行50天后,形成了稳定的乙醇型发酵。在有机负荷为44 kg/m3·d的条件下,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达到117.8 L/d和43.5 L/d,其氢气的百分含量平均为37.2%,比产氢速率为4.6 m3/m3?d。在有机负荷对反应系统产氢性能影响的试验中,系统的产氢速率随着系统有机负荷的提高的增加,并始终没有出现污泥流失现象。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高效低毒的缓蚀剂是当前缓蚀剂研究的热点。而咪唑啉类缓蚀剂对环境友好,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高效低毒,只需加入少量就有很好的缓蚀效果,是一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的集聚增长,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市供水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多铁性材料指兼具铁电性和铁磁性的一类多功能材料。Bi Fe O3是一种鲜有的在室温条件下表现出多铁性的多铁材料,它具有高的居里温度(TC830℃)和尼尔温度(TN370℃),加之其磁电耦合
近年来长江下游水质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河流水质恶化导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增多及管网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需要优化饮用水处理工艺以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保障水质安全。论文主要针对镇江征润洲原水水质特征,开展“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提出制取优质水的适宜工艺参数。主要结论如下:镇江征润洲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基本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部
学位
学位
本文制备了(1-x)Pb(Mg_(1/3)Nb_(2/3))O_3–xPbTiO_3(x=0.33,0.34,0.35,0.36) (简称PMN-PT)压电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后的材料晶相进行了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样品表面的显微结构,并且讨论了不同合成工艺和烧结温度对材料介电、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铌镁酸铅和钛酸铅的比例、合成工艺以及烧结温度。通过研究(1
企业资源计划的出现,给传统铸造业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生机。铸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在铸造行业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的进步,铸造企
通过适量掺杂的SnO2透明导电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能在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等多种电器设备中被用作透明导电电极。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水基体系Sol-Gel法SnO2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论文采用具有无害对离子的SnC2O4为原料,以H3L-MEA络合Sn4+,采用300℃10min+450℃10min热处理方式,从中性溶胶中制备出了Sb5+掺杂SnO2低电阻薄膜,并在5at% Sb5+掺杂的基
氯代硝基苯属含氯硝基芳香烃化合物,作为基础性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各种化工行业。氯代硝基苯衍生物丰富,其中以4-氯硝基苯(4-CNB)用量最大,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4-CNB在自然环境中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可生物降解性差,在水体底泥、土壤等环境中易累积,并通过富集作用进入生物食物链。美国国家环保署、欧盟及中国均将氯代硝基苯列入优先控制的持久性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名单。传统的4-CNB降解技术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