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激光测距仪中LD阵列泵浦源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测量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中激光测距技术是测量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测距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激光的准直性和单色性,大大地提高了测距的速度和精度。激光测距出现以后,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测量中去,如地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天体的光学定位等航天测量等。 此项目设计出一个驱动源,其驱动激光二极管对YAG进行泵浦,产生所需的3种脉冲和一个直流信号。要求其工作在恒流恒温的条件下,并显示驱动电流大小。 首先,为了产生多种脉冲信号并可根据需要来切换通道,我们使用CD4016电开关和CD4043 RS触发器与555定时器连接起来。这部分是此实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理想的情况下此实验只需此模块即可。 其次,由于LD阵列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LD的温度升高,电阻变小,驱动电流不稳定。因此,要采用电桥和热敏电阻组成温度传感电路,并通过具有电流负反馈功能的场效应管电流驱动电路,使LD阵列工作在一个恒温和恒流的状态下。 最后要使用单片机来控制AD转换模块,使其和对LD阵列的驱动电流进行AD转换和读取,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其他文献
对光的吸收和色散是光学介质的一对基本性质,通常情况下光学介质是指具有一定宏观量的原子集合,存在平均效应.因此通常用半经典理论就可以准确描述普通介质的吸收色散性质.但对于
近年来,对高离化原子的研究已成为原子结构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关于类锂体系的研究,由于其具有1s2-原子实的三电子体系的特殊性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了类锂离子体系问题
在核反应实验以及环境科学与医学应用中,经常要准确测量混合α放射性样品同位素的原子数。由于下列几方面原因使得测量容易产生误差:1、样品自吸收,即使样品很薄,在大角度出射时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材料无损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目前人们所关注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恶劣检测环境中或被测岩体具有放射性
学位
由于BaY2F8晶体具有低熔点,良好透光性质,宽透射波长(0.125-15μm),易于和稀土元素进行掺杂及声子能量低等优点,因此同其他基质晶体相比,非常适合作为上转换发光的基质材料。另一方
本文首先概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的起源及发展,并阐明了高激发和高离化原子体系已成为原子物理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总结了处理类锂离子体系问题时的常用方法的基础上,详细评述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