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决策级融合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综合处理多传感器图像数据的有效途径,图像融合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图像融合可以克服单一图像在几何、光谱和分辨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和差异性,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对物理现象和事件进行描述、识别和解释。本文在详细介绍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成像特性与两者差别的基础上,研究了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目标检测方法,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决策级融合算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了两种决策级的融合算法。  (一)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的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决策级融合算法。首先,分析D-S证据理论中存在证据冲突的原因和现有的证据冲突程度度量方式,给出了新的证据冲突程度的定量表达方式,改进了证据合成规则,以处理高证据冲突的情况;其次,采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局部灰度均值对比度和局部梯度均值对比度作为证据,根据证据合成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的目标属性,确定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利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检测的结果相比较,本文研究的方法检测的目标位置更准确,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二)研究了一种基于N-P(Neyman-Pearson)准则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决策级融合方法。首先,介绍了N-P准则相关理论和融合系统结构,给出了优化的融合规则;其次,利用两幅图像中目标候选区域的灰度均值和灰度方差来确定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根据N-P准则分别得到两幅图像中目标的检测概率并确定融合规则。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方法可以综合利用两幅图像的信息,较为准确地融合目标位置信息,且融合后的目标位置相比于单一传感器图像的检测结果更准确,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现代的工业生产中,电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各样的电阻都需要校准比对才可以投入生产应用。在现代精密电学计量中,电阻成为电学计量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可见,如何确定采样电阻的相关参数已成为精密电学测量技术的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国际上,高精度电阻比对测量中,采用具有两个独立回路的电阻比较电路。两个独立回路电阻电桥平衡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电阻上的电压降相等。电桥两个电阻的比值即为流经其电流的反比。主
SMS(单模-多模-单模)是一种基于多模干涉原理的光纤结构,该结构具有简单、易加工、低成本、高灵敏度等特点,依据其独特的传感特性可以研制各种传感器。近年来,对于该结构的光学特
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Wireless Video Sensor Networks, WVSNs)可以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室内医疗护理、3D重建、环境监测等场合,已经成为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
在无线通信下行链路中,多天线技术受到广泛青睐。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MIMO-OFDM不但可以提高频谱效率,成倍地提高系统容量,还可以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符号间干扰。单载波频
当今,LED液晶显示器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显示终端,液晶电视也步入寻常百姓家。其在画质和能耗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从2008年开始,直下式区域调光 LED背光液晶电视不仅仅只处于
低频透地通信作为一种应急通信手段,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鉴于大地信道的复杂性、多变性、多径效应和有限带宽等特性,对传输信号的带宽及速率等有许多特殊要求。而低频弹性波
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雷达是一种利用多个发射阵元协同发射分集信号,并通过多个接收阵元同步接收,联合处理回波信号的一种新兴的雷达体制。与传统的雷达
MIMO雷达,有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因其好的波形分集能力和较高的发射自由度,已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按照体制来分,可以将其分为脉冲波雷达和连续波雷达。调相连续波雷达具
与传统以基础设施为中心的无线通信网络设计思想相比,认知无线电更加关注于以用户为中心、以目标驱动为框架的理念,因此,从认知终端可观测的角度考虑局部电波传播环境的变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视频传输技术在工业监控、环境监测以及安防监控等多个领域应用日趋广泛。相对于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的巨大优势使得基于无线的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