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新型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挖掘和高效表达体系的构建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ne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露聚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半纤维素酶,能把甘露聚糖水解为甘露糖和甘露寡糖;近些年来,人们慢慢对甘露聚糖酶熟知与开发,甘露聚糖酶现在在食品、饲料、制药、石油、纺织以及纸张的加工等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利用价值,因此该酶的应用潜力非常之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挖掘一些具有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甘露聚糖酶。甘露聚糖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的重要成分,其生物降解主要依靠甘露聚糖酶催化来完成。本研究重组表达并鉴定了一种来自交替单胞菌科Bs31的新型甘露聚糖酶,命名为ManBs31。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ManBs31含有多个结构域,其中属于糖苷水解酶5家族的结构域ManBs31-GH5负责催化底物水解。ManBs31-GH5结构域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酶活实验显示,重组甘露聚糖酶ManBs31-GH5在p H 6和70°C下表现出最大催化活力。在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甘露聚糖底物中,ManBs31-GH5对魔芋葡甘聚糖的水解活性最高,特异性酶活达1070.84 U/mg。ManBs31-GH5水解甘露聚糖释放出不同长度的甘露寡糖,并没有单糖的产生,因此该甘露聚糖酶适合于制备添加于食品中的功能性甘露寡糖。同时,在本研究中,ManBs31-GH5在毕赤酵母中的成功表达为该酶分子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露聚糖酶催化甘露聚糖中β-1,4-甘露糖苷键的断裂,具有多种功能在不同生物技术工业中的应用。在上述研究中,从海洋微生物环境中得到了一株产高温的甘露聚糖酶菌株,后续在该环境中继续挖掘不同特性的甘露聚糖酶基因;因此在本研究中,对来源于疣微菌科细菌DG1235(Man DG1235)的β-甘露聚糖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设计,揭示了其酶的酶学性质。该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氨基酸排列表明,Man DG1235属于糖苷类水解酶26家族,与那些报道过的β-甘露聚糖酶相比,具有寥寥无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Man DG1235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并纯化,Man DG1235具有冷活性酶的典型特性,包括低温下的高活性和热不稳定性,在p H 8.0和20℃的条件下Man DG1235显示最大活性,表明它是一种微碱性的β-甘露聚糖酶。Man DG1235能够水解多种甘露聚糖底物,并且对某些类型的葡聚糖具有活性。通过同源建模建立的结构模型表明Man DG1235有四个甘露糖结合亚位,它们对称地排列在活化的裂隙中,连接β2和α2的长环,如Cj Man26C中的β2和α2,在甘氨酸中产生空间边界活性位点裂区,这可能导致Man DG1235的外作用特征,特别是从底物的非还原端切割甘露聚糖。通过对重组甘露聚糖酶Man DG1235的进一步深究,对其设计了5对引物,这5个点突变分别是Man DG1235-W101A,Man DG1235-D103A,Man DG1235-D232N,Man DG1235-Y142W,Man DG1235-Y261W,目的是通过点突变来改变p H的偏好性,结果如下:Man DG1235-W101A的最适p H是7.0;Man DG1235-D103A的最适p H是9.0;Man DG1235-D232N的蛋白不可溶;Man DG1235-Y142W的蛋白不可溶;Man DG1235-Y261W没有酶活力。
其他文献
学位
高氯酸盐是一种持久性的无机污染物,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扩散性和稳定性。这种性质导致高氯酸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高氯酸盐的污染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时可能需要双重打击,第一产生脂肪变性,第二暴露促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质摄入过量,超重和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种亚健康状态恰好满足了疾病发生的第一个条件,导致人对毒物的毒性作用更敏感。
我国稻谷的生产和供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主要包括食用消费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都以稻谷加工的大米或其它加工产品为主食。但在稻谷加工过程中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浪费,稻谷过度加工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加之去年疫情的影响,稻谷产量降低,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造成一定威胁。稻谷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然而在糙米力学特性方面有较多研究,缺乏对糙米摩擦学特性方面的讨论,因此对于糙米的摩擦学特性有明显的研究意义。本文以
分子变性和复性重折叠行为分析是天然胶原三螺旋形成机制研究的重要路径,对于胶原及其变性产物在生物材料、医药、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也具有重要价值。诸多学者围绕热变性胶原的冷却复性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多种冷却复性过程中胶原三螺旋构象折叠形成的分子学机制。但针对另一类胶原变性过程,即尿素、胍盐等强极性化合物变性剂作用下的变性和复性行为却鲜有涉及。因此,本课题以尿素为变性剂,获取尿素致变性胶原,并通过透析
副猪嗜血杆菌(Glaesserella parasuis,GPS)常在猪场中引起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为全世界危害养殖业主要细菌之一,表现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腹膜炎、心包炎和脑膜炎。在全球饲料中禁抗趋势下,且疫苗效果不稳定,亟待寻找一种新的抗生素替代物。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引起血管损伤和炎症,但目前血管损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lncRNAs(long non-coding RNA)和miRNAs
目的针对当前失能老人居家安全风险,探讨目前居家失能老人所面临的不安全风险事件,分析失能老人居家发生不安全风险事件的影响因素,严格遵循量表编制流程,编制符合我国文化和医疗背景的失能老人居家安全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为科学、规范、简便地评估居家失能老年人的安全状况提供可靠的测评工具。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质性访谈法,阐述居家安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深入探讨影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因素,并于2019年10月~1
本文研究的是一种下肢训练康复机器人。下肢振动训练康复机器人主要包括仿生下肢运动机构、跑步机架和垂直振动装置。它采用仿生下肢运动机构联合跑步机架和垂直振动装置来模拟人体走路进行下肢康复训练。仿生下肢运动机构穿戴在患者身上贴合下肢运动并克服腿部自身重力运动,循环的步态运动也使患者形成神经肌肉记忆,各机构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康复治疗几率。垂直振动装置产生的高频快速振动波能够引起提升肌肉收缩效率,使患者的
目的: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一般状况、健康素养水平、养老准备现状;探讨健康素养与养老准备二者间的相关性;探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准备的影响因素,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准备相关研究和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武汉市江岸区、硚口区、东西湖区10个社区34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老年慢性病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养老照护准备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种禽类的高致病性的家禽疾病,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ND因其与之相关的巨大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被国际兽疫局(OIE)确认为除禽流感之外的另一种A类禽病。因此,有必要加强NDV的诊断和监测。除了经典的病毒分离鉴定外,NDV的检测方法还包括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