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区雨水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防控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雨水径流污染逐渐成为水环境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化工区潜在的雨水高污染风险问题开始引起关注,但无论是针对化工区初期雨水的监测还是雨排口实际排放的污染研究均有待完善。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相关研究课题,从初期雨水到末端排放雨水的角度,系统研究了化工区雨水污染特征和环境风险防控,为化工区雨水管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论文基于国内外雨水管理法律标准和化工区雨水污染防控政策法规进展情况,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的50家企业雨水管理及风险防控进行现状调查,从园区内雨水管理标准执行、雨水污染处理和污染风险管控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和评价。针对调研发现的雨水污染管控中初期雨水和末端排放两个关键环节进行污染特征的研究。通过分功能区的布点监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化工区内初期雨水中多个水质指标变化规律和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功能区域的污染程度差异。对雨排口3万多条在线监测的高频数据进行分析,研究pH和TOC的排放与污染特征,讨论不同雨水排放流量段的污染特征。针对园区的管理和风险防控现状及雨水污染特征提出上海化工区雨水污染防控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如下:(1)目前国内化学工业园区在雨水管理和污染风险防控中可依据和执行的法律标准由不同部门或出于不同行业背景颁布,在管理中可能存在标准解读存异等问题。在上海化工区中则主要体现在对初期雨水的判定和收集量的不同,雨排口执行标准不一。初期雨水处理的模式为各企业分别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企业间雨排系统的设施运维情况和雨水风险防控水平差异大。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和雨排口的监测排放是园区内雨水污染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2)上海化工区内初期雨水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污染物浓度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多数污染物浓度在降雨15min~20min仍在增长,故多数企业采取的仅管控降雨初期15min的雨水存在一定风险。不同指标超标程度不同,且污染程度有功能区域性差异。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和总碳出现超标的概率相对更大。罐区、危废危化存储区和部分生产装置区的初期雨水污染风险较高。(3)对上海化工区雨水排放口的在线监测高频数据分析显示,pH污染风险存在季节差异,夏秋季节污染风险相对较大。TOC的全年分布特征与各企业实际情况相关,但企业间TOC平均浓度差异较小,雨排流量对于企业间TOC污染负荷差距的贡献更大。通过对监测数据中不同流量段内水质特征的分析发现,pH超标大多出现在排放流量较小的情况下,但流量过小或过大时TOC超标风险都会增大。(4)为解决上海化工区雨水管理处理及污染风险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过程角度提出以下对策:从源头削减污染,使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和管控方式规范化,包括初期雨水收集量、初期雨水依据标准的确定;完善过程监管,优化雨水切换方式、保障雨排系统的日常运维等;加强末端管控,健全雨水监控监测指标体系,包括雨排口在线监测装置的布设和指标完善等。
其他文献
将48例子痫分娩处理作一回顾性探讨,并对终止妊娠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析.认为终止妊娠的时间应不受抽搐和昏迷的影响,终止妊娠的最好方式是剖宫产.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耳鼻喉手术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接受耳鼻喉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为A组患者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房地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资金、高投资、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融资难,而近年来,为遏制畸形的房地产投机行
将新的感知无线电信道模型将交织型信道模型和干扰型信道模型结合在一起,引入开关的概念,将频谱空洞的检测融合在信道中,形成有部分主用户信息的感知无线电双用户信道模型。在这种新的信道模型中,将主用户和感知用户之间的信道看作是一个压缩信道,引入压缩率,感知用户通过一个压缩信道来感知主用户的部分信息。针对新的感知信道模型,分析并计算了相应信道容量。最后,仿真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和容量优势。
针对H.264编码器的率失真特性,建立了一种新的H.264编码率失真(R-D,rate-distortion)模型;然后基于该R-D模型和Turbo码的抗差错特性,对无线环境下的端到端视频传输失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无线信道下的自适应视频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SCC,joint source channel coding)方案,该方案可以自适应地根据当前无线信道的具体状况,将网络可用带宽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