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威权政治的形成与转型——以新加坡、韩国社群变迁为视角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亚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相继建立了威权主义政治体制。本文首先试图从东亚社会的固有的群体优先意识这一角度来探究威权政治之所以能够普遍被采用的原因,以及威权政治与群体优先意识形态二者之间的关联。东亚社会深受儒家文明的影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此文化熏陶下的东亚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群体优先的文化传统,而这种文化极易对威权政治模式的产生认可。威权政治是一种非常态的政治模式,然而在东亚走向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东亚的威权主义政权却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尽管威权主义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有许多弊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强有力的措施是保证东亚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在威权政治统治下,社会暂时保持了稳定,政府凭借强有力的政治措施,保证了政府运转的效率,东亚社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对威权政治尽管存在争议,但是它用发展暂时维护了自己存在的合法性,把整个社会统一到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大潮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取得了东亚发展奇迹。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威权政治在东亚的市场日益减少,尤其是在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下,东亚国家的威权政治在尴尬中纷纷向民主化转型。但是这种民主化转型并不是随意就能实现的,民主化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是否具备转型所需要的土壤和条件。经过威权主义统治时期的高速发展,东亚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过,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等已经在新兴阶级、阶层中茁壮成长起来,对民主的需求也就日益迫切,社会的发展为民主化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东亚社会特殊的群体优先的意识形态,为威权政治的建立提供了便利,而威权政治统治下的快速发展又为威权政治的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做好了准备。威权政治做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模式,在东亚的发展过程中有过亦有功,对其,应做出客观的认识,客观认识威权政治在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以期能够为人类特定历史时空下的政治道路选择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宽恕政策是由美国司法部在1978年首创,是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打击卡特尔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引进了源自美国反托拉斯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