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60镁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材料流动及接头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K60镁合金作为轻质、高强变形镁合金,在电子通讯、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双轴肩搅拌摩擦焊(Bobbin Tool Friction Stir Welding)作为常规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的一种改良,不仅能够解决镁合金在传统熔化焊连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热裂纹、气孔、氧化物夹杂以及冶金元素烧损等问题,还消除了普通搅拌摩擦焊在中厚板焊接时出现的未焊透缺陷;此外,下轴肩的引入可以使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技术应用到中空及空间无支持型结构的焊接。本文对4mm厚ZK60镁合金进行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试验,结合数值模拟手段进行适合于镁合金双轴肩搅拌头的优化设计,系统地探究了搅拌针结构对于被焊工件温度场分布以及塑性金属流动状态的调控机制;研究了工艺参数对于接头焊缝成形、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展工艺试验,分析了ZK60镁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组织的区域特征,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于焊缝成形、接头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揭示了典型参数下接头的断裂机理。本研究为获得优质的ZK60镁合金焊接接头工艺规范、满足其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针对ZK60镁合金进行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材料流动行为的研究,建立了该过程的数值计算模型,得到特征点的热循环曲线与焊接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通过模拟焊具优化设计,发现圆台+铣三平面形搅拌针的产热要高于柱形搅拌针和圆台形搅拌针产热,并且该搅拌头使得焊接过程中前进侧搅拌头后方材料流动加强,减薄量更小。接头流场显示:在250mm/min、300mm/min等较低焊速下,该搅拌头所焊接头焊缝成形良好,无沟槽、未焊合等缺陷。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截面的宏观形貌呈“哑铃状”,并按显微组织的不同分为焊核区、热机影响区、热影响区和母材四个区域。焊核区晶粒组织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等轴晶粒尺寸随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热机影响区表现为变形的拉长晶粒以及部分等轴晶。热影响区和母材为粗大的板条状轧制组织,热影响区晶粒尺寸随焊接速度的增大有所减小。接头焊核区向母材的依次过渡当中,区域组织的塑性变形程度依次降低,晶粒内位错和小角度晶界的含量逐渐增多,基体内沉淀相的平均尺寸变大;晶粒取向趋于更加明显的排布,织构的最大极密度依次增大。ZK60镁合金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硬度呈“上凸”形分布,焊核区域硬度值最高,硬度分布主要受到细晶强化和沉淀相固溶、析出的影响。在不同的焊接速度下,接头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接头拉伸强度在300 mm/min时达到最大值,为195MPa,接头延伸率在350mm/min时达到最大值9.71%,为母材的64.7%。断裂位置均位于接头前进侧临近热机影响区。微观断口表明,存在缺陷的接头在孔洞缺陷处萌生裂纹,接头呈现仍韧混合断裂模式,无缺陷的接头呈现韧性断裂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引起了众人广泛的研究。而在这之中,在健康监测、信息工程、航空航天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的压力传感器也在向着柔性、可穿戴和便携式方向发展。传统的硅基刚性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因此寻找一种适用于制备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Ti3C2Tx MXene作为一种近年来被发现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与纳米尺寸也使得其具有很好
由二维石墨烯片层间相互搭接而成具有宏观三维结构的石墨烯气凝胶是目前石墨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石墨烯气凝胶具有超弹性、高电导率、大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亲油疏水、低热导率等优秀特性,使石墨烯气凝胶在超级电容器、环境修复、高性能传感器等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但由于石墨烯气凝胶内部范德华力孔壁搭接方式,当结构受到拉伸、弯曲、扭转应力时往往显示出极低的强度,几乎不可发生变形,且表现为脆性破坏,极大的限制了其
吸波材料对于防治电磁污染,加强通讯安全以及发展军事反侦察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开发投入使用的吸波材料因过高的密度,较厚的涂层以及较差的吸波性能难以满足日渐提高的吸波材料发展要求——“轻,薄,宽,强”。传统碳材料因其优异的介电性能,较低的密度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有望大规模应用于吸波材料领域,但也受限于较差的阻抗匹配性能以及复杂且昂贵的制备工艺等问题。在此提出了利用碳化的木材(Carbonize
橡胶材料是一种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各种高精密机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具有低弹性模量和高表面粘附能的特征,在与硬质表面接触滑移时会发生明显的摩擦振动现象。橡胶材料表面织构化设计是一种抑制摩擦振动的有效手段,但抑振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橡胶材料摩擦振动特性及其织构化表面抑振机理是开发高精密机械系统所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光刻-转印技术制备具微米级表面织构的橡胶材料(PDMS)试样,共
目前镁铝水滑石(Mg-Al-LDH)在水泥基材料抗侵蚀领域成为热门研究对象,但是利用固体废弃物合成镁铝水滑石尚无较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本文成功利用旧镁碳砖合成出了较高品质的镁铝水滑石,且制备工艺相较其他利用固废合成镁铝水滑石的方法更为经济环保,并对镁铝水滑石与石膏不同配比掺量的水泥浆体的早期水化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采用高能球磨复合铵盐溶液活化法循环利用旧镁碳砖中的重烧氧化镁,通过添加
梯度复合材料是一种内部组成、结构、性能连续发生变化的新型复合材料,它能很好地满足对于材料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技术要求的苛刻使用情况,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双工位喷射复合沉积雾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喷射成形技术,可实现双金属梯度复合材料的一步式喷射成形。与其他传统的铸造和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材料相比,使用喷射式成形技术来制备的梯度复合材料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喷射成形材料中含有少量的孔隙,必须进行后续的
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载体,同时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农业、化工、医药、航天等领域必不可少。自Haber-Bosch合成氨工艺问世以来,就成为合成氨主要方式。但在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这种高能耗、低效率合成氨的方式与绿色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相悖。因此,开发一种温和、高效、节能的可持续合成氨途径迫在眉睫。电催化固氮被认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合成氨途径。催化过程所需要的能量可以由清洁能源转化,反应过程所需
动力电池的发展要求电池具有高功率、高比能,传统的石墨负极已经无法满足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对高容量的需求,而硅材料来源广,嵌锂电位低,比容量高达4200 m Ah g-1,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在脱嵌锂过程中的巨大体积膨胀和电子电导率低限制了其应用,研究者们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制备纳米级材料可有效提升材料性能,但是纳米材料制备成本高,易团聚,振实密度低,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设计多孔结构能提供容纳硅材料膨
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复合材料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其中贝壳珍珠层由于其独特的交错分布的结构,且拥有高刚度,高强度和高韧性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为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研究者受天然珍珠层结构的启发,采用仿生的方式制备高强度,高韧性的仿珍珠层结构的复合材料。然而由于制备工艺以及环境的影响,难以避免的在微观结构引入不同的几何参数、材料,以及不同的界面强度,这势必会对结构整体模量、强度、韧性带来一定影
先进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耐冲击等优异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众所周知,具有三维网状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不熔不溶,难以像热塑性树脂重新加工及再利用。废弃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大量堆积造成不可逆的环境污染,是制约其未来应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交联网络中引入动态键是可降解热固性树脂设计与制备的优选方案之一。动态亚胺键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工业化前景等诸多优点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