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足迹的景区旅游社会容量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游客已然不满足于只是完成一次出游活动,而是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质量。由于当前新开发的小景区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以及休假制度实施情况的不理想,导致我国大部分的著名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均出现游客接待数量骤增的现象。这不仅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也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产生影响。如何有效的进行旅游社会容量控制,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接受改变极限理论中没有涉及到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系统的感知变化是造成旅游社会容量控制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引入数字足迹,增强景区管理部门对当前及过去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能力,以及对未来游客数量的预测能力,进而提高旅游社会容量控制效果的研究思路。首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大众点评网站的近千条关于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的点评内容进行了分析。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编码三个步骤,建立由游览体验、环境体验、交通体验、消费体验和管理体验五个纬度构成的旅游体验构成模型。在分析了各类数字足迹特征的基础上,选择将网络点评作为旅游体验测量的数据来源,并且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点评的半结构化数据向结构化数据转化的算法,实现了理论上的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其次,通过对当前旅游需求预测方法进行梳理,发现黄先开等虽然已经尝试将数字足迹应用于游客量预测,但是该模型存在使用无法获取的预测当天网络检索变量和节假日景区接待游客量预测误差较大的缺陷。研究在修正变量问题的基础上,验证了同时引入数字足迹和节假日变量提升模型预测精度的可能性,建立了相应的景区日接待游客量预测模型。最后,以四川九寨沟景区作为样本,分别对基于数字足迹的旅游体验质量测量方法和新的景区日接待游客量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过程。结果显示基于旅游数字足迹的景区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测量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实现对各个不同纬度的体验指标测算。新景区日接待游客量预测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新模型的整体预测精度比修正后的黄先开模型高了12%,节日预测精度高了21.5%。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数字足迹能够通过实现对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较为精确的测量以及对景区日接待游客量的精确预测,为景区旅游社会容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其他地区一样我们泗阳也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返乡现象。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农民工"返乡潮"如果应对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农村劳务经济
声乐教学是为声乐演唱服务的,没有情感的演唱,就没有情感的舞台艺术。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声乐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文从加强学生音乐人文素质、声乐专业素质
<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山乡大地徐徐铺展。要让农村成为美丽家园,安放致富梦想,人才是第一要素。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导致人们在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功能方面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或疑虑。针对此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两个方面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