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境定位的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动词时态呼应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现象,同时它也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中外学者对英语动词时态呼应这一现象的研究颇为丰富。国内语法大家章振邦、张道真、薄冰等主张的基本原则是主从句一致和后移规则。这些学者对时态呼应的描写是充分的,但是对其相关现象的解释力不够,很容易让语法学习者形成错误的定势思维。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英语时态呼应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是只是对一些相关的零碎语法现象进行解释,并没有从整体出发进行较为详尽的解释。研究发现,秦裕祥(2005)提出的意义呼应标准对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现象的解释合理有力,本文拟在采纳其观点的基础上,以语境定位理论为指导,对英语动词时态呼应中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运用语境定位理论对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的本质和认知理据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语言事实进行较为详尽的解释。本文研究发现,语境定位元素说话者和参照时点与时态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对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现象中时态的后移和不后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的本质是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过程中语境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说话者由直接说话者变成间接话语引述者;第二,参照时间从直接话语语境转移到了间接话语语境。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的认知理据是为了符合新的间接话语语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符合间接话语语境中的间接话语引述者的现实概念;第二,符合间接话语语境中的参照时间。在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的过程中,语境由直接话语语境转移到了间接话语语境,参照时点由直接话语语境参照时点转移到了间接话语语境参照时点,说话者由直接话语说话者转变为间接话语引述者。为了符合新的间接话语语境,间接话语引述者从新的参照时点根据自己的现实概念对言语事件进行认知判断,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时态。本文运用语境定位理论对英语动词时态呼应中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较深入地剖析了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现象的本质和认知理据。这种研究揭示了时态呼应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有利于英语学习者通过深入理解时态呼应的本质更好地掌握英语动词时态呼应的运用,具有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经济林业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现代林业工程的生产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可以将我国各种森林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在整个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对畜产品的消费能力大大提高,牛肉作为一种市场上主要的畜产品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市场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同时保证牛肉产品的
婺源县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属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全县年平均降雨量1983.7毫米,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条,总长516.6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2亿立方米,地下水蓄积量充沛,水质较好。婺源县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也存在着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随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切实做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节水理念,坚持“节水优先”,不折不扣落实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就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稻田管理者,应该拓宽业务范围,在已有的养稻模式上升级创新,为推进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瓦埠镇水产站生产
新时期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重要发展问题之一。我国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主要发展力量,应当积极肩负森林发展保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