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作为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开始被各个领域的设计师广泛熟识和掌握。它自身的一些特性使得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良性改变,新型的虚拟博物馆应运而生。同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相比,虚拟博物馆打破了实体和空间的壁垒,改变了受众的参与方式,使其获得了全新的体验感受。从实际交互的层面上讲,虚拟博物馆就像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综合影像数据库,参与的受众通过交互界面的引导和操作,获得具有真实感的影像信息,享受缤纷的艺术品带来的感染和审美的满足感。虚拟博物馆同传统博物馆一样也需要导视系统来对其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引导用户认知虚拟博物馆的空间环境,根据不同大众群体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导览动线。新媒体平台下的虚拟博物馆具备多种表现形式,其导视系统也应随着博物馆表现形式的不同展现出不同的引导形式。我国虚拟博物馆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传统博物馆以开设虚拟博物馆为开端向互联网方向转型发展。一味的照搬西方国家的虚拟博物馆导视系统引导形态导致我国许多博物馆缺乏地域性特征。功能单一,过度追求新兴信息技术与新媒体技术、国际化、通用化反而忽视了馆内展品、文化、功能的丰富使其导视系统操作过程与社会大众的使用习惯严重脱节,不仅没有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反而带给观众更多的疏离感。虚拟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博物馆形态,其概念、范围一直在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导视系统作为辅助博物馆引导观众参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少有针对虚拟博物馆这一特殊语境下的相关研究。对其相关概念的混乱和模糊不利于我国虚拟博物馆及其导视系统发展。笔者针对这一问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浏览大量不同主题的虚拟博物馆,反复对比新媒体平台下虚拟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导视系统之间的异同,试图分析出在新媒体平台下虚拟博物馆这一特殊语境下导视系统的设计要点。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虚拟博物馆导视系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将新媒体平台下的虚拟博物馆范围确定下来,并分析出导视系统在心理、视觉符号转化、空间上表现出的新媒体特征。在文章第二部分结合大量应用实例得出并解析了虚拟博物馆导视系统的三大设计要点,即内容的动态化展现、体验的沉浸感探索与角色的参与式交流。本文同时讨论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来对导视系统做对应的形态转化并拓宽导视系统的应用和功能范围以及未来我国虚拟博物馆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发展的实现途径。在整个的运作过程中,设计者如何帮助受众流畅的参与和体验是关键和重点,新导视系统利用和延展新媒体的非线导引、虚实交融等特性,规避实体博物馆的底层限制,丰富和完善展陈设计的思维框架,让受众更加自由的来欣赏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