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文化转向”,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对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传统译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颠覆传统译论、构建新的译论的过程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提倡译者积极干预翻译实践,要求译者对文本进行女性主义的重写。女性主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倾向于采取增补、加前言和脚注、劫持等翻译策略,对原作进行以女性主义价值为取向的干涉和改写。本论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以周作人的翻译作品《侠女奴》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分析。周作人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文坛最富盛名的散文家之一,他的作品广为人知,对他作品的研究经久不断。周作人也是一名多产的翻译家,在他长达六十余载的翻译生涯中,他的翻译涉及英国文学,俄国文学,法国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等多国文学,引起了翻译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他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成果,但是,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没有学者结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他的译作进行过探讨。论文首先论述了周作人翻译《侠女奴》的意图。通过分析影响周作人翻译意图形成的因素,包括中国早期的妇女地位,译作将刊登的杂志的性质和要求,周作人翻译思想中的主体性和周作人翻译《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契机等因素,结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提倡的女性主义意图,得出周作人翻译《侠女奴》的意图是“女性主义”意图的结论。接着在对原作和周作人的译本进行细致的文本比较后,把周作人的翻译策略归纳为加写前言、增补、劫持、使用女性笔名和将译作名译为《侠女奴》,提供实例予以证明。《侠女奴》是周作人翻译生涯中的第一篇作品,该译作的原作是《天方夜谭》中的一个故事。周作人虽然是一名男性译者,但在翻译《侠女奴》时体现了明确的“女性主义”意图,采用了加前言、增补、劫持、使用女性笔名和将译作名译为《侠女奴》等女性主义翻译策略,这些意图和策略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要求不谋而合。本论文通过探讨周作人在翻译《侠女奴》时女性主义翻译思想形成的原因、作为男性译者对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的选用,发现并非所有的女性译者都是女性主义译者,某些男性译者身上同样会体现坚定的女性主义思想,并希望能引起相关领域对周作人的女性主义的翻译思想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