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以非人灵长类物种为观赏对象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非人灵长类物种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如何减少生态旅游对这些动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猕猴(Macaca mulatto)是除人类外分布最为广泛的灵长类物种,从热带地区至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太行山猕猴属华北亚种(M.m. tcheliensis),为我国所特有,也是河南省目前所分布的唯一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实现对这一物种的有效保护,于1998年建立了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12°02’-113°45’,北纬34°54’-35°42’)。太行山猕猴目前仅分布于河南、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地区,处于世界上野生猕猴种群分布的最北地区。近年来,由于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名胜区游客数量的大量增加,人类与猕猴的频繁接触,不可避免地对景区内的猕猴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为探讨游客数量、温度对景区内太行山猕猴应激反应和肠道寄生虫的影响,为猕猴以及其他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以济源市五龙口景区内的一个太行山猕猴群(WLK-5)为研究对象,主要采集该猴群个体的新鲜粪样标本,在实验室中用乙醇甲醇法提取样品中的皮质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样品中皮质醇的含量;用麦克考斯特氏计数法测定每克样品中阿米巴原虫卵、泡翼线虫卵以及鞭虫卵的EPG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游客数量与景区内猕猴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710,P<0.001),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猕猴体内的皮质醇含量基本上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减少而降低;在节假日期间,猕猴体内的皮质醇含量会随着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而呈直线升高;虽然长期受游客数量的影响,但景区内的猕猴自身很有可能并没有形成提前预知游客数量增加的机制。环境温度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景区内猕猴体内的皮质醇含量,也不会通过影响游客数量而间接地影响猕猴体内的皮质醇含量。2)本研究共检出太行山猕猴感染的肠道寄生虫7种,总感染率为97.95%;环境温度、游客数量的变化均不会对景区内猕猴肠道中的阿米巴原虫卵、泡翼线虫卵、鞭虫卵EPG (eggs per gram)值影响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