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更好的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社会的规范,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但是在物质和信息都极度膨胀的今天,成功的自我控制变得越来越难。鲍迈斯特等人在经过多年的对于自控失败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来解释自控失败的原因。该理论将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视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持续的自我控制活动中,前面的自控行为会导致后续自控受损或失败,出现自我损耗现象。而时间感知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体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本文里的时间感知包括对短时距和长时距时间估计两个方面。对于时间的感知会影响到人的自控行为的维持,那么自我损耗是否也会对人的时间感知产生影响呢?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两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实验一中采用单因素组间设计,应用时距估计的研究方法,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自我损耗操作,之后,让被试对各自任务进行时间估计,根据估计的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值来比较损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进行损耗操作的被试在时间估计上显著高于对照组,也即自我损耗会让被试对时间高估,证实了原本的假设。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了长短时距的新变量,采用二因素混合设计,使用时距生成的研究方法对自我损耗与时间感知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将2s作为短时距,5s作为长时距,分别测量了损耗前后二者在时距生成任务上的表现,结果显示,自我损耗对2s的任务不存在显著影响,在5s的任务中,实验组的被试估计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实验一结果一致。以上两个实验初步表明自我损耗在较长时距上会对时间感知产生影响。该研究加深了对于自我损耗与时间感知理论的理解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