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损耗对时间感知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更好的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社会的规范,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望。但是在物质和信息都极度膨胀的今天,成功的自我控制变得越来越难。鲍迈斯特等人在经过多年的对于自控失败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来解释自控失败的原因。该理论将人的自我控制能力视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持续的自我控制活动中,前面的自控行为会导致后续自控受损或失败,出现自我损耗现象。而时间感知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体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本文里的时间感知包括对短时距和长时距时间估计两个方面。对于时间的感知会影响到人的自控行为的维持,那么自我损耗是否也会对人的时间感知产生影响呢?在对以往的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两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实验一中采用单因素组间设计,应用时距估计的研究方法,对实验组被试进行自我损耗操作,之后,让被试对各自任务进行时间估计,根据估计的时间与实际时间的比值来比较损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进行损耗操作的被试在时间估计上显著高于对照组,也即自我损耗会让被试对时间高估,证实了原本的假设。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引入了长短时距的新变量,采用二因素混合设计,使用时距生成的研究方法对自我损耗与时间感知的关系进行探讨。实验将2s作为短时距,5s作为长时距,分别测量了损耗前后二者在时距生成任务上的表现,结果显示,自我损耗对2s的任务不存在显著影响,在5s的任务中,实验组的被试估计的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实验一结果一致。以上两个实验初步表明自我损耗在较长时距上会对时间感知产生影响。该研究加深了对于自我损耗与时间感知理论的理解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其他文献
在强调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当下,元认知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关于元认知监测(例如学习判断)准确性的问题。以往关于元认知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主要基于
顶岗实习是在教育实习寻求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实习模式。它要求高师院校的实习生到农村或城市中小学顶替原教师岗位实习,高师院校对被顶替教师进行免费的业务培训。因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使灾区遭受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也给灾区群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地震造成四川受灾地区三千余所中小学的校舍不同程度垮塌,占当地学校的近60%。1906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也为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逐步
学位
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背后体现出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命发展历程的特征。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教学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发展,因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培养目标,作为校外课程资源之一的科技馆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要素,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