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金融工具,也是一种投资方式。投资基金的出现,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更是我国金融制度的一项创新,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各类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一种稳定机制。开放式基金因为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尽管在我国才短短数年的历史,但已经逐渐成为投资基金的主要形式。
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基金的业绩,影响着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还因为金融系统内的相互联系,成为影响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诱发因素。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投资机构逐步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的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迫切课题,而风险管理技术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基金自身的特点,对开放式基金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以及资产调整过程中对价格冲击带来的风险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开放式基金的风险调整绩效评价和风险预警系统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具体工作如下:
(1)分析了现有描述市场收益率的方法,提出了股票价格序列中存在跳跃的检验方法和存在未知跳跃的股票价格异方差性的检验方法,并据此对中国沪深两市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沪深两市股票价格中存在与事件风险相对应的“跳跃”,根据实际检验的结果,采用跳跃-扩散过程来描述收益率过程。建立了开放式基金资产组合收益率的双因子模型,利用跳跃-扩散过程来描述市场因子,采用模拟退火方法估计出有关模型参数,利用随机模拟方法获得基金管理的资产组合的未来收益分布,进而计算出开放式基金资产组合的VaR和风险资本准备率,并和不考虑跳跃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用“跳跃”可以描述市场中的事件风险,且结果比不考虑跳跃更加合理;
(2)建立了一个基于VaR限制的组合投资模型,分析了模型对应问题的求解方法。基于跳跃-扩散过程,采用随机分析和随机模拟方法,分别研究了更新跳跃-扩散过程和跳跃-异方差类扩散过程条件下的期权定价方法和锁定成本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并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
(3)分析了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及成因,采用跳跃-扩散过程中的“跳跃”部分来描述大额赎回,建立了考虑大额赎回的开放式基金预留现金比例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估计方法,实际例子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获得了开放式基金的破产首达时的分布;分析了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基于“4P”的基金营销策率;
(4)针对开放式基金在进行资产调整时容易对市场价格产生冲击,进而增大交易成本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最不利价格冲击下的最优指令提交模型,给出了该模型满足的贝尔曼方程,分析了交易费用的影响,获得了开放式基金的资产调整最优策略,并进一步推广到风险厌恶情况和开放式基金的资产变现模型;
(5)基于评价开放式基金风险调整绩效的现有指标之间可能不一致的问题,以现有的各种指标为单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开放式基金风险调整绩效进行评价;
(6)分析了开放式基金面临的多种直接和间接的风险来源,提出了多种风险警兆指标,鉴于警兆指标偏多、历史数据可能存在冗余的问题,采用粗集理论将历史数据约简,并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论文最后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