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热风干燥模型及其复水后质构特性的研究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ld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参营养丰富且不含胆固醇,位列“海八珍”之首。干燥作为传统刺参加工的主要模式之一,其加工制品经久不衰,然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对品质需求的不断提升,当前刺参干制技术和干制产品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建立新型刺参干制技术,提升干刺参制品的食用品质和模式,已成为当前制约刺参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刺参的热风干燥过程,建立刺参热风干燥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干燥温度对刺参加工特性和复水特性的影响,得到相关结果如下:1、干燥温度对刺参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明显,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快,干基含水率下降越快。水分扩散速率在刺参干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试验温度范围刺参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布区间为:1.84×10-9m2/s3.04×10-9m2/s,扩散常数D0为5.01í10-7m2/s,扩散活化能ED为14.23k J/mol。经过对刺参热风干燥过程3种薄层模型的分析,Page模型最适用于刺参的热风干燥,并建立了不同干燥温度下的刺参干燥数学模型。2、不同干燥温度对刺参感官特性影响不明显。刺参干燥前主要含有结合水、中间水和自由水,干燥后只含有结合水,且不同温度干燥后的刺参水分含量无明显区别。提示了不同温度干燥后的刺参水分状态相同,主要含结合水,对干燥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刺参中的自由水。3、干燥温度越高的刺参,复水效率越高。复水后刺参的剪切力、硬度、咀嚼性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0℃时达到峰值,60℃时开始明显下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30℃干燥复水后,刺参体壁中纤维聚集,随干燥温度的升高,纤维的破坏和聚集现象更加明显,至60℃时,纤维已经无法分辨,出现聚集、板结等现象。综上所述,刺参的干燥温度在40-50℃,干燥时间为20-28h,其干燥时间较短,复水后刺参加工特性最佳,该干燥条件在产业化中较易获得。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全球逾1.7亿,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翻一番,新增患者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重要
西方国家对于科学本质的研究时间较早,关注时间也较长,我国对于教育中的科学本质的研究起步要比西方国家晚。但是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正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各种科学本质教育实施的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日渐强烈,从而使乡村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理想之地,乡村旅游随之发展起来。游客们渴望在乡村旅游过程中,暂时远离城市中
本实验选取了四川会理石榴为原料,对去皮后果肉带籽打浆,并对打浆过程的氧化变色进行了初步研究,选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石榴全籽粉,同时运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以“山居农耕”的生活方式著称的南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山区。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茶叶成为畲族山区广泛种植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畲族茶叶一
<正>"隐形冠军"的概念是由世界级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提出的,其研究的起源是有人向他提问,"德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哪些企业贡献最大?"历经10多年的积累和探讨
<正>在经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涤荡与洗礼,物流行业正在积蓄面向未来十年发展的新兴力量。几乎与本期杂志面世的同时,"第八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10中国物流企业年会"在千
【正】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是晚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诗、赋、散文俱享盛名。他出身高门世族,祖父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曾任德宗、
为了提高搅拌均匀性,在普遍使用的双卧轴搅拌机上,采用离散元EDEM软件模拟了不同搅拌叶片参数下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通过对8mm集料含量变异系数达到目标均匀度所需搅拌时间
在氢氟酸电解液中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多孔钛片上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管束.考察了电压对二氧化钛氧化层形貌及温度对二氧化钛晶型的影响.制备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形貌,晶型及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