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震震动波波速层析成像原理及其预测煤矿冲击危险应用实践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ao198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进入深部开采冲击矿压日趋严重的现实,对获得深部煤岩体的应力信息,实现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显得更加迫切。论文围绕实验室研究得到的震动波波速与应力间的试验关系模型,利用矿震信号建立了矿震震动波速层析成像模型,在分析该模型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验、数值模拟和数值仿真计算等方法对台网优化布设、提高输入数据精度进行了研究,进而揭示了冲击矿压与震动波波速的耦合规律,提出了预测预报冲击危险的三个指标值和防治对策,并在现场进行了工程实践应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加卸载方式下应力与波速的耦合关系,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试验关系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三轴和单轴条件下,煤岩试样在弹性阶段纵波波速变化梯度大,塑性阶段波速变化趋于平缓,应力与纵波波速间具有幂函数关系,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计算说明模型相对理论公式具有更高的拟合度。基于矿震震动波速层析成像理论,建立了阻尼最小二乘求解模型,提出采用SIRT算法和多种射线追踪方法求解震动波波速。为评价反演结果稳定性,创建了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波速偏离期望值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模型虽求解速度慢,但能够稳定收敛,评价模型与射线覆盖密度存在很好对应关系。应用D值优化理论研究了影响矿震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危险区域和矿震发生概率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震中和震源标准差反映台网定位能力的不足,建立了震中与震源误差期望值模型,最终形成台网布置优化及评价系统。实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确定台网最优布置方案,准确评价台网定位能力。为提高矿震震动波速层析成像输入数据精度,确定利用纵波到时定位,并采用小波进行滤波提高到时标记精度,以此,创建GE-POWELL算法,确定求解的最优通道个数和初始纵波波速,建立反演计算中的两种震源求解模型。现场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可有效提高震源的定位精度。基于强度、能量理论及动载荷关系式,论文创建了波速异常、波速梯度变化VG值和由试验关系模型确定的应力集中系数三个指标预测预报冲击危险,提出了防治措施,并在济宁三号井163下02C孤岛工作面进行了CT实验与数值模拟的冲击危险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震动波速与数值模拟存在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比数值模拟的适用性更强。基于SOS监测系统,利用忻州窑煤矿8929工作面和鲍店煤矿103上02工作面回采产生的矿震信号进行冲击危险预测预报和防治实践,并采用三个冲击危险指标预测预报了下一个时段的冲击危险区域及危险级别,未来监测结果显示冲击矿压或强矿震大部分都发生在预测的危险区域内,并且很好的对应了煤柱应力集中区等位置,表明矿震震动波速层析成像用于冲击危险预测预报是可行且准确的,并为现场冲击矿压防治指明方向。
其他文献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内陆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储量和广阔的开采前景。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基础地质研究已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此,学好英语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全然跟不上新时代发展脚步。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一味让学生对所学课文死记硬背,不能理解文本中的意思,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导致英语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基于此,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意识,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把
能源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能源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考虑如何实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和全面发展,农产品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6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781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很多学科中都开始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运用的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和背诵,并没有融入深切的情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也不高。多媒体在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关的学习情境,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运用多媒体进行口语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1. 运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