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养透解合剂干预SLE免疫失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suyh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本课题以“伏气温病”理论为指导,运用清养透解合剂,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两方面,观察Th1/Th2细胞群偏移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SLE发病机制的关系。以此来探讨SLE发病机理,分析清养透解法的作用机理。二、研究方法(一)临床试验: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初次确诊为SLE患者病例共42例,其中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另选取12名正常人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清养透解合剂(由青蒿10g、鳖甲15g、水牛角20g、生地15g、丹皮10g等药物组成);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药安慰剂。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为:口服强的松片为主,病情复发或合并狼疮肾炎、狼疮脑炎时在激素难以控制病情的情况下加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中药安慰剂主要由淮山药、焦糖组成。分别于入组时、治疗第6个月采取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例、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数量以及血常规中RBC、WBC、PLT、HGB;补体C3、C4: BUN、Cr; ESR。(二)动物实验:将24只8-10周龄雌性MRL/lpr小鼠按质量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模型对照组4个组,每组6只小鼠;另取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A组)予以清养透解合剂(9.5g/kg)按0.4ml/只灌胃,每日1次;西药组(B组)予以强的松(10mg/kg)先生理盐水稀释后按0.4ml/只灌胃,每日1次;中西医结合组(C组)予以强的松(10mg/kg)加清养透解合剂(9.5g/kg)先生理盐水稀释后按0.4ml/只灌胃,每日1次;模型对照组(D组)生理盐水按0.4ml/只灌胃,每日1次;正常对照组(E组)生理盐水按0.4ml/只灌胃,每日1次。6周后眼眶取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比例、调节性T细胞CD4+CD25+的数量;取脾脏组织并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脏组织IFN-r及IL-4基因表达三、结果(一)临床试验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观察病例共42例,其中38例最终完成试验。治疗组20例,西药对照组18例,健康对照组12例。有4例因脱落未完成最终试验。2、临床指标:(1)血液分析结果:RBC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WBC、PLT、HGB均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免疫指标:补体C3、C4结果均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肾功能指标:尿素、肌酐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血沉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5)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治疗前后差异的比较得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二)动物实验1、动物的症状特点: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其余各治疗组小鼠皮毛均有脱落和稀疏的表现,并且以模型对照组表现较为明显。且狼疮鼠表现为活动能力下降、易激惹。2.IFN-γmRNA.IL-4mRNA表达:RT-PCR检测结果:(1)Th1类细胞因子IFN-Y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1),其他各治疗组IFN-γ水平亦有下降(P<0.05);而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组两两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2)Th2类细胞因子IL-4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水平明显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正常组两两比较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Thl/Th2细胞因子比值:与正常组比较,中药组、模型组比值有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1)CD3+T淋巴细胞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3+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CD3+水平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3+CD4+水平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3+CD8+水平上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小鼠外周血CD4+CD2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以及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有显著性差异;西药、中药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结论1、SLE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表现为CD3+升高,CD3+CD4+下降,CD3+CD8+升高,CD4tD25+升高,从而证明Th1/Th2细胞平衡紊乱,Th1/Th2细胞向Th2漂移。配合清养透解合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而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改善Th1/Th2细胞群失衡,维持T细胞功能正常,抑制B细胞的异常增殖。2、MRL/lpr小鼠存在Th1/Th2细胞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Th2升高,Th1/Th2细胞向Th2漂移。T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从运用清养透解合剂配合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组效果明显优于其余各治疗组。3、实验数据与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本次试验临床患者血常规中RBC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导师平时治疗过程中确实存在一部分患者血常规中RBC异常治疗一段时间后趋于正常,说明临床上确实存在经治疗后有改善的趋势,但只是由于样本量和研究时间的限制导致试验数据统计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纵观国内整个餐饮行业,由于油烟管道长期得不到清洗,污染和安全隐患不容乐观,各地因油烟管道污染引起的重大火灾接连发生,造成社会和餐饮从业者极大的经济损失。烟道污染和安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针对中小型企业玩具生产过程复杂,多品种、小批量、多零部件,产品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进行物料追踪系统方案规划和实例分析。本
目的在21世纪,Ⅱ型糖尿病已经成为最为棘手的疾病之一,而西药的副作用使得研究者和病患将目光转至副作用较少的中医药上,结合仲景痰饮理论进行的思考,厘清痰饮如何影响Ⅱ型糖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税缺乏明确主体税种的现状,根据1994—2009年的税收收入数据测算了地方税收入及其几个主要税种收入的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结合近年来我国地方
公职人员的身份具有双重性,因而公职人员的名誉实际上综合了人们对公权力机关和对公职人员个人的评价。公职人员的名誉权既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批评建议权相联系,又容易与所谓
采用转糖苷化法合成了淀粉烷基糖苷,对合成的产品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确定该产品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此外,将烷基糖苷与常用乳化剂进行复配,通过实验得到最佳的复配体系:m(烷
2014年9月,OECD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面临的税收挑战的报告》,这是BEPS行动计划一项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然而,涉及税收规则调整的实质性问题在该报告中并未得到解决,有待2015
电视品牌栏目具有高知名度,高收看频次和高欣赏指数的“三高”特征,对观众有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栏目要成为品牌,我以为起码要经历四个方面的打造。
湿温病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临床发病较缓,传变也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主要特点;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满闷、
异化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理论范畴,自马克思提出劳动异化理论后,异化理论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卡奇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提出了物化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现象;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