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范围内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0%~15%。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受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不孕症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各地区不孕症患病率最高为24.3%,最低为0.8%。不孕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也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孕症作为一种身心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随着发病率的升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女性不孕症的生物因素的研究较多,但环境因素的综合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索女性不孕的环境影响因素,为女性不孕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对象与方法]1.编制问卷。经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根据调查目的编制女性不孕症的环境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征求课题负责人、合作人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再经过专家论证,初步修改问卷,于2010年7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省立医院生殖中心门诊对病例和对照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增删部分题目、调整问卷结构,根据问卷填写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正式调查问卷。2.本研究调查内容为:就诊者及配偶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人疾病史和用药史(是否患糖尿病、结核等慢性病、放疗或化疗、外科手术史、流产史、服用避孕药、减肥药、激素类药物等)、月经史及婚姻性生活史(月经初潮年龄、婚龄、性交年龄、流产史)、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挑食、吸烟、饮酒等)、家庭环境和职业环境(是否接触电离辐射、住房装修、高温、夜班等)、心理健康状况和人际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精神压力、生活重大负性事件等)。所有暴露信息均为疾病确诊之前的信息。3.采用医院为基础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以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和省立医院生殖中心门诊2010年7月~2010年9月确诊的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病例组,以上述医院门诊其它科室同期内无严重内科疾病的非不孕症女性患者为对照组。每个病例配一个对照,配比变量为民族、年龄(±2岁)。样本量根据1:M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估计计算公式确定。4.应用Epidata3.02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核查录入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病例)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后,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并结合专业知识,对可能影响女性不孕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统计学上有联系的因素和专业上相关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SPSS16.O中的COX模型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待分析的因素和待调整的因素一起拟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入水准α=0.1,剔除水准α=0.15),以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共获问卷520份,有效问卷494份,问卷应答有效率为95%。其中女性不孕症患者247例,正常生育能力的女性247例。分析结果如下:(1)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不孕与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配偶的职业及文化程度、疾病史、放疗史、妇科手术史、妇科炎症、激素类药物、月经不规律、痛经、宫外孕、食用腌制食品、煎炸食品、饮酒、吸烟、熬夜、烫发、住房装修、接触重金属、接触放射线、接触农药、高温作业、公婆关系、同事关系、精神压力、心里不安、无助失望、心情不好的解决方式有关。(2)多因素分析显示:妇科炎症(OR=2.048)、月经规律(OR=5.846)、激素类药物(OR=32.971)、熬夜(OR=2.937)、住房装修(OR=2.963)、接触放射线(OR=2.506)、接触农药(OR=2.908)以及精神压力(OR=4.101)是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结论]女性不孕症由多种因素所致:1妇科疾病可能是容易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妇科炎症、月经不规律。2药物可能是容易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3家庭和职业环境可能是容易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住房装修、放射线、农药。4心理因素可能是导致不孕的危险因素,其中包括精神压力和熬夜。本研究如其他病例对照研究一样不可避免存在回忆偏倚,样本量较少,有待于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女性不孕症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及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