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波特模型的国有银行竞争环境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支柱产业,而国有银行又是我国银行业的中流砥柱。国有银行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从而主宰了整个金融业。2007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金融业务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有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国有银行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其中三大国有银行相继上市,上市后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无论是改制还是上市,这都只是一种方式一种途径,远不是终点,不管是从财务指标还是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优秀外资银行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仍然面临着市场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上市后,银行的国有特征应该逐渐弱化,国家政策与经济的支持也会逐渐减少,国有银行也将作为一个商业性质的上市公司参与到激烈的竞争当中。而对于商业性质的企业来说,分析其面临的竞争环境和考察其在行业里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将立足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表现,利用波特五力竞争理论,将商业银行作为竞争理论中的商业性企业进行分析,分别分析其潜在竞争者和现有竞争者的威胁、资本市场的发展对银行产品的替代与促进作用、存款人和贷款人对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要求以及中央银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国有银行上市后的竞争环境,力求找出现今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变化,同时根据国有银行的比较劣势提出提高其竞争力的方法与措施。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绪论主要是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等,包括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了本论文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波特竞争模型;第三章论述了波特竞争模型的五种竞争因素对国有银行的影响;第四章,依据第三章作的市场分析,重点论述了国有银行上市后在所处竞争环境中竞争力的变化,主要分析了国有银行上市后的优势和劣势,并对国有银行如何应对上市后竞争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相对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更为突出。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对社会稳定产生了压力,且对我国经
当前,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区域创新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所作贡献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东部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地区积极推进、东北地区重振雄风,而中部地区继续凹陷。针对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战略思想。如何正确地认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现状以便更好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使其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