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转换: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嬗变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gu8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以细读丁玲、张爱玲、林白的女性文本为基础,以女性主义视角切入,来认知三者女性文本的差异,从而揭示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嬗变.这三位女性作家共同致力于关注女性生存,并表现出对男性中心世界的挑战,然而由于她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文学观念有别,女性文本也就不尽相同:丁玲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直接介入,其女性书写逐渐向"政治文本"倾斜;张爱玲有意疏离政治,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叛逃",其女性书写显出更多"性别文本"的倾向;林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行女性写作,吸收较多外来女性主义思潮,有更显著的女性性别意识,对当代女性生命状态给以诗性的沉思,以私人化写作拓展女性写作空间,在女性文学写作方面取得了更突出的成就.这三个典型个案的嬗变历程,恰恰印证了中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长足进展.
其他文献
本文对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香港认知进行了研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导致香港处在多重边缘的尴尬境地,而著名作家李碧华则是香港这片边缘土地中的边缘
该文的研究首次关注到具有独特范本价值的悼亡文学.悼亡文学贯穿中国古典和近现代文学史,涉及诗、词、文、小说等多种体裁,并且跨越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敏感时期.在
台湾作家桂文亚女士是当今海峡两岸儿童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她早期创作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自1990年以来,儿童旅行文学成为她越来越用心经营的文学样式.她的旅行文学,无论在
该篇论文以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红色小说为中心,阐释这个阶段红色小说中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形象的审美特征.目的在于,通过红色文本中各类形象的分析,探讨这个时
《天池》杂志作为由延边作家协会主持创办的一本地方性文学刊物,虽然已经改版,但对于研究地域性文学、探究地域文学中的深层文化价值是十分有意义的。特别是从小说研究的角度,更
封祝唐(1857-1898年)广西容县人。是清代广西卓有成就的诗人,有人说他是“闵闵其民,恻隐怀国的诗人”(陈湘)。然而由于历史、地域、以及身世低微、早逝等原因,对他的研究几乎是
在现当代的作品中,横空出世的狼文学引起了了人们广泛的追捧和喜爱,一些作家极力的进行有关狼文学的创作,在这一时期,狼文学中的“狼性”唤醒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原始野性,让人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