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不断提升,作为城市基础保障的城市供水面临着提升品质的实际需求。对于一些老旧自来水厂来说,如何将出厂水质稳定保持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内,甚至达到更高标准,已经成为供水企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西安市长安区某自来水厂实际情况,通过对该自来水厂提质改造前后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最初的设计、运行情况入手,对加药系统、消毒系统、自动化系统及运行工艺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提质改造技术方案。经改造,加药系统混凝剂单耗减少了约31.1%,助凝剂单耗减少了约46.5%,加氯系统消毒剂单耗减少了约22.9%,平均出厂余氯提高了约21.8%,出厂水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出厂水浊度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经综合分析,出要是由于水处理工艺设计较早,执行标准较低等问题造成。改造后的自动加药系统药剂投加稳定性更强,可根据原水水质及过程水质反馈进行自动加药,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加带来的不连续性,也节省了人工成本。次氯酸钠发生器消毒系统安全保障性更强,且消毒效率得到了提升。自动化系统的初期改造解决了以往数据无法集中监控的问题,将各环节数据集中于新建中央控制室,为今后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运行模式打下了基础。结果表明: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的工艺系统改造与提升,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明显提升生产安全可靠性和供水水质。为周边地区相同工况下,建设年代相似、执行标准较早的水厂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