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yxj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支柱性产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便已经着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建筑模数化、标准化成为当时主流发展趋势。上世纪末期,住宅产业化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住宅领域生产方式优化升级。建筑行业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也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装配式建筑不断发展背景下,应该注重由此产生的各种安全事故问题。部分学者在对相关问题的调查及分析中,指出施工阶段是安全风险事故的高发阶段。考虑到与传统建筑比起来,对于装配式建筑在安全及风险方面的分析存在较高的难度,需要我们对其开展更为全面、科学、深入的分析,进而有助于装配式建筑开发决策的研究与发展。所以,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旨在能够将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到最低,为安全施工提供保障。具体来讲,在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时,主要是从以下层面开展的。首先,构建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的评价理论体系。分别阐述了装配式建筑与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结合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基于这些基本理论体系为后文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打下基础。其次,在深入挖掘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数据的基础上,根据4M1E理论,分析得出五类影响装配式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设计并展开了辽宁省的400份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350份有效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具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类重组,建立实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将系统动力学和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相结合,用Vensim仿真软件构建施工风险因果关系图,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模型中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因果关系,根据风险识别反馈模型建立了风险流图模型。最后,以天津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作为实证研究,运用单因素变动模拟的方法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得出人为风险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最大,环境因素变化对系统影响较小。为了提升项目安全等级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研究成果为今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健康稳定的发展。
其他文献
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经了由单核到多核、由小尺度到大规模、由功能单一到功能复合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形成了生态屏障控制、核心集聚与轴
知识联盟内各成员互相学习和知识共享,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分散于联盟组织的异质性知识,从而推动知识联盟的知识创造。由于联盟成员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即使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也可
王重民先生《李清著述考》一文,对晚明重要史学家李清一生著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共考得李清著作二十种。今查阅明清之际各种目录书籍,发现王文对李清著述的考证尚不完备,其所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知识管理通过学习机制、激励机制、文化机制、共享机制与技术机制等五大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