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浇预应力空心板梁体系是我国工程界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楼盖结构体系,现浇预应力空心板梁楼盖具有自重轻、刚度大等优点。随着其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浇预应力空心板梁体系是我国工程界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楼盖结构体系,现浇预应力空心板梁楼盖具有自重轻、刚度大等优点。随着其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该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房屋建筑中。然而,由于对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的受力特性研究相对滞后,混凝土结构规范所提出的设计理论是否仍然适用,是结构设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侧重于与该新型结构体系设计相关的主梁有效翼缘宽度,楼面荷载向双向主梁传递分配规律的研究。 首先对某一实际预应力空心楼盖工程进行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和轴向预应力作用下这两种工况的空心楼盖大梁的跨中和支座处的翼缘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对主梁不同位置在两种工况下的有效翼缘宽度进行了分析。 根据本文所推导的通过两个方向主梁跨中弯矩比来确定楼面荷载双向分配的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结果,对该新型结构体系楼面荷载在两个方向主梁上的分配传递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有无预应力作用下的荷载双向分配情况,分析了预应力对楼面竖向均布荷载分配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新型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有必要建立精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选取三维实体单元建模,进行数值计算,对楼面均布荷载和预应力作用下的主梁支座附近和跨中附近的翼缘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计算结果,对该新型结构体系在楼面均布竖向荷载作用下,楼面荷载向两个方向主梁的分配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 由于采用精细有限元计算模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建模和计算,不利于本文进一步研究结构参数对受力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文根据变形、内力和原结构相近的原则和结构刚度等代理论,建立了网格梁模型和正交异性板模型两种简化模型,并将计算结果和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比较。选择与精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相近的正交异性板模型,进行结构参变量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楼面长宽比、两个方向的主梁刚度比以及空心楼盖板面的双向刚度比等参数对该结构体系楼面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分配规律的影响。最后获得的回归公式及图表可供该结构体系设计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多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钢结构设计理论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确,为便于工程师进行设计,应运产生了许多规范和标准。通过对四种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国、美国、欧洲和香
埋藏式压力钢管布置灵活,可利用围岩分担内水压力,节省钢材且安全度高,运行可靠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水电站。埋藏式压力管道设计中要解决好内水压力下钢衬与围岩的分载比例和外水压力下钢衬的稳定性问题。 在内水压力下,钢衬、混凝土衬砌和围岩可共同承载。应用弹性薄壁圆筒理论并根据径向变形相容条件的解析方法,无法考虑围岩塑性,围岩初始应力和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对压力管道承受内水压力的影响,对非圆型洞室
本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及其强化工艺进行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研究工艺有三种:单独MBR工艺、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复合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臭氧预氧化-复合膜生
本文较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大跨度系杆拱桥的静力和稳定两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静力特性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拱脚带约束
我国斜拉桥建造历史不长,但由于设计规范和理论不完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运营交通量剧增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相当数量的斜拉桥已提前发生损伤,导致结构退化,甚至出现安全性问题。
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和松弛特性等工程性质在基础工程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GDS动三轴仪,在两种控制方式(应力和应变)下,对压实黄土的动力特性和动力作用下的应
阻尼是结构基本动力特性之一,是影响结构动力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阻尼不像质量和刚度一样,有明确的、直接的测量方法和手段。所以在抗震设计中,长期以来存在着阻尼值的估计
近几年复合地基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据统计,复合地基已经开始应用于一些地区的高层建筑之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复合地基主要有承台
该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均匀土-桩基-单柱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及分层土-桩基-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的主要情况,包括试验装置、
人工湿地是一种兼备污水处理和景观环境欣赏性的生态处理系统。为了提高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率以满足相关处理要求,研究制备一种良好固磷效果、性质稳定的材料基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粘土陶粒和常用的水处理生物陶粒滤料不同,本文以粉煤灰、给水污泥为主体原材料,以牡蛎壳作为添加剂,旨在烧制一种三组分新型固磷陶粒材料;在原材料的特性研究基础上,优化了新型陶粒的制备工艺条件,并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对新型陶粒的吸附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