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语言模糊美认识的欠缺,提出了中学生应加强对语言模糊美的感知,从意义和策略上进行了一些探讨。首先,提出了中学生感知语言模糊美的必要性:语文教材的改版,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教材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语言工具进行审美和创造美,语言的模糊美为语言美的重要特征;社会多元化、思维多元化的要求。其次,中学生感知语言模糊美具有其可行性:新课标理念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中学生感知语言模糊美提供了一个总体导向;新教材中融入的大量文学作品为中学生感知语言的模糊美提供了广泛的素材;高考题型中的鉴赏题也可起很大的引导作用。第三,探讨了中学生感知语言模糊美的意义:可促进学生更加关注语言本身的美、可拓开学生的审美视角、可扩展学生的联想能力、能加强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课题的重点在于探讨加强中学生对语言模糊美感知的策略。在这部分笔者从强化语文学习的审美目的,将“模糊修辞”概念带进中学语文课堂,改变量化教学方法,利用历年高考题认识模糊修辞的存在,建立相应的评价方式,加强模糊语言的实践运用六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具体的有益的探讨,并在所教班级进行了实践,进一步证实了中学生感知语言模糊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