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城市垃圾填埋场占据了城市周围大量的土地,随着城市发展由中心地带向周围扩延,很多新的建筑物需要建筑在城市周边的杂填土垃圾填埋场上。杂填土垃圾填埋场地基无法满足建筑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且自身还有一定的沉降量,往往不能直接作为建筑地基使用。同时,工程建设项目具有物质消耗量大,建设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特点,建设伴随着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本文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在高填方垃圾场地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采用DDC技术施工渣土桩复合地基,制定和细化DDC桩挤密成孔—回填夯实—试验检测的施工工法,建立和完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试验检测结果证明,DDC桩技术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满足设计要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DDC桩施工阶段实行环境管理措施,通过有效确定和评价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了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对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提出了详细的防治措施。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噪音、扬尘、废水、废气等污染。提出了在DDC技术施工过程开展“6-20”环境管理活动,即6个阶段(施工组织和筹划、施工现场调研、施工方案筛选、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后期环境管理、施工总结)20项内容的环境监理活动,全过程推行绿色施工,实现清洁生产目标。从技术经济、环境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DDC桩施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较小的环境影响,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