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现当代国际关系中,南亚和中东这两个地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其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和以色列。冷战期间,印度与多数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密,对以色列国家态度比较冷淡。在阿以冲突中印度始终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而忽视以色列的看法。在整个冷战期间印度始终不愿和以色列正式建交,因为印度不想因以色列的关系而得罪整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自1992年印度与以色列正式建交,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印以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当代国际关系中,南亚和中东这两个地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其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和以色列。冷战期间,印度与多数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密,对以色列国家态度比较冷淡。在阿以冲突中印度始终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而忽视以色列的看法。在整个冷战期间印度始终不愿和以色列正式建交,因为印度不想因以色列的关系而得罪整个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自1992年印度与以色列正式建交,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印以关系不断升温,政治、防务、经济科技、文化关系全面发展,尤其是防务合作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支柱,实现了互利共赢,也给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虽然两国关系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但就整体而言,基于地缘政治因素、两国经济与科技固有的互补性、以及共同的安全利益关切,表明两国关系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阿拉伯剧变”持续发酵造成中东局势前景不明,这种局面加速了以色列固有的危机感,以色列已经意识到并且正奋力抓住亚洲崛起的历史机遇。印度作为南亚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大国,受到以色列的格外关注。而印度认为以色列是“价值不可估量的”、“在冲突时刻可以信赖的朋友”。这表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仅需要多方面的战略合作,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莫迪执政以来印以关系全面升温,其主要表现在深化友好关系、防务合作、反恐合作、经贸往来等方面。印以关系的不断升温对地缘政治、防务安全乃至世界局势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一个亟需研究的国际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对21世纪以来印度以色列关系升温的动因及制约因素进行理论探讨。从印度以色列关系的历史沿革出发,重点对印以关系升温的主要表现、动因、制约因素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印以关系的历史沿革。本部分对印以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独立前的接触与不认同、冷战时期的疏远与冷淡、1992年的正式建交到新世纪以来的全面升温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第二部分,新世纪以来印以关系升温的主要表现。其内容主要涉及印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进,双方领导人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有利于两国政治上的交往;防务合作不断加强,反恐合作日益深化,尤其在军事演习以及反恐方面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经贸往来活跃,农业合作水平提升,特别是在节水和高科技方面合作成果颇多;人文交往不断密切,科技合作稳步推进等,并对印以关系合作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第三部分,新世纪以来印以关系升温的主要动因。本部分通过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分析,总结出新世纪以来印以关系升温的动因。一方面,基于地缘政治利益和防务安全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经济利益和印度犹太社团的纽带作用。正是这些现实因素利益需求,新世纪以来印以关系才会不断升温。第四部分,印以关系升温的制约因素。在制约因素当中,首先是印度国内因素,其次外部影响最大的当属美国因素,巴基斯坦和伊朗因素也是重要的外部制约因素。印以不同的战略诉求是制约新世纪以来印以关系进一步升温的重要因素。尽管印以两国关系在不断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有可能阻碍印以关系的进一步升温,但短时间内,印以间的合作并不会减少。印度与以色列在政治、防务、反恐、经贸、文化科技合作将不断加深;美国因素动摇不了双方互补的利益根本;两国在今后的交往中,双方的矛盾和分歧将长久存在。总之,印以关系发展走向如何,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由综合实力、国家利益及国际格局共同决定的。只要双方对自身所面临环境和国际形势认识清醒,互相尊重,坚持和平、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印以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政治、防务、反恐、经济、文化科技合作将会不断深化,未来印以关系才会朝着更深远的方向稳步发展。
其他文献
反向散射通信(Backscatter)是一种不需要电源的低功耗通信技术,以环境中常见的电磁波作为载波传输发送信号,例如WiFi、ZigBee、蓝牙信号,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通信,在物联网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反射通信系统大都节点规模较小,不适用于普通的室内办公场景,且节点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针对室内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散射通信的无源物联网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发送端、多个通信节
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机器人作为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产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中。其中监所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走向实际应用的典型案例,监所机器人可以代替民警不间断地在夜间完成高强度且重复性高的巡检工作,并且可以避免由于民警疲劳、违规巡视等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机器人完全代替民警完成巡逻检测等工作,也对机器人本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机器人运行的环境为
代偿取回权指当取回权标的物被非法转让或灭失时,该财产的权利人有权取回其对待给付财产或补偿金。因代偿取回权与赔偿请求权存在重大差别,故代偿取回权的行使更能公平保护财产权利人的正当权益。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没有规定代偿取回权制度。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虽然在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一条规定了代偿取回权的行使,但是仍然存在适用范围
根据新版高中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不断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讲授式逐渐过渡到师生互动式,但是在转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研究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致力于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通过问题情境下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
事件因果分析任务是对已发生事件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判断,分析某事件对其他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从而挖掘事件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事件预测。由于传统事件推理及事件预测方法仅针对特定场景的事件,导致其应用场景有限,难以泛化到一般事件,且方法本身难以扩展。围绕该问题,本文引入事态信息的概念,设计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事件因果分析及事件预测模型,在推理时加入对因果关系中动态性与时变性的理解,强化了事件因果推理能力。通
作为微波平面传输线的重要类型之一的共面波导,备受各国学者的关注,然而有限金属厚度共面波导的研究仅限于理论研究,实际方面的研究非常空白,且目前介电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工
谱聚类算法是近年来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基于谱图理论,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但在谱聚类的过程中,特征分解的计算复杂度通常为O(n3),限制了谱聚类算法在大规模数据中的应用。Nystr?m方法利用数据集中的一小部分抽样点,进行近似计算,逼近真实的特征空间,有效地解决了谱聚类在大规模数据上时间和空间开销的问题。针对现有的Nystr?m方法在谱聚类应用中存在聚类效果不稳定、样本代表性弱的问题,提
PBL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课上的问题被教师提前设计好,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生分组协助,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分析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基于教师的引导,讨论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完成学习目标。PBL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PBL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模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具有优良特性的存储器件的需求,我们急需一种读写速度快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而铁电存储器便是一种符合以上需求的新型存储器件。铁电存储器的核心是一种具有极化特性的铁电材料,将铁电材料制备成为跟CMOS工艺相兼容的铁电电容,就可以利用铁电材料的特性来实现非易失性存储的功能。本文使用具有铁电性的新型的氧化铪材料制备铁电电容,并且使用2T2C型存储单元。目前铁电存储器读写电路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
海运承运人责任期间是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洋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海运承运人责任期间既有的“钩至钩”模式、“港至港”模式和混合制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难以满足当前海洋贸易的需要。《鹿特丹规则》创立了一种新的海运承运人责任期间模式—“收货至接货”模式,该模式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但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本文意在通过对现有三种海运承运人责任期间的深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