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屋作为人们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无论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物质生活的提高都有重要现实意义。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中异常现象不断涌现,传统金融理论对房价波动解释已失去原有意义,而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房地产市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该理论从人的真实心理和行为出发,对行为主体的偏好和决策进行剖析,进而解释市场中的异常现象。本文正是基于该理论内容对房地产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将房地产市场参与者分为两类:一是微观经济主体,包括开发商、购房者和金融机构;二是政策制定者,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理论分析这两类主体行为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其次,在前人提取的表示微观主体行为或心理因素的三个因子基础之上,又尝试提取了正反馈交易因子,并根据在市场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及概念本质将其用公式量化。再者,由于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存在的缺陷,且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又恰好具备不是以经济金融理论为基础的优点;因此,本文选用VAR模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当局的行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效果是“上调有效,下调甚微”;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通过对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其中羊群效应因子和蓬齐对策因子的冲击对房价有向上刺激作用,而逆向选择因子和正反馈交易因子的冲击对房价有向下抑制的作用,且这四个因子的冲击作用并不是一直持续下去。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别从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金融机构以及政策当局的角度提出有效建议,主要包括:第一,加大开发商的直接融资渠道,降低逆向选择,并树立理性的房地产发展观;第二,对购房者进行投资教育,适时控制自身情绪,避免盲目从众;第三,金融机构要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信贷人员的管理;第四,政策当局要加强住房信息的披露和相关法律的完善,降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