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酸钠(SH)是玻璃酸钠注射液中的主要成份,也是人体关节滑液以及软骨基质中的主要成份之一。在关节腔内,SH起润滑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组织间摩擦,同时还可发挥弹性作用,对应力对关节软骨的撞击进行缓冲,从而使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减轻,保护关节软骨。国内玻璃酸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目前主要为无菌生产工艺,鲜有终端湿热灭菌工艺。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要求的提高,以及为满足进一步提高注射液安全性的社会普遍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内生产厂家选择采用终端湿热灭菌工艺来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的生产,且该生产工艺逐渐成为目前玻璃酸钠注射液生产技术的主要趋势。SH是一种单链的大分子黏多糖,由葡糖醛酸和氨基葡萄糖双糖两个单位重复组合而成,分子量通常在数十万到数百万之间,其水溶液为非牛顿流体,具有优良的黏弹性,黏弹性随着溶液中SH浓度及分子量的升高而明显增加。然而,SH为热敏感物质,容易发生热降解。根据文献报道,温度与SH的降解有较强的相关性,温度越高、受热时间越长,SH产生的降解越明显。SH降解后分解为小分子多糖,其化学组成与降解前一致,仍为上述双糖单位组成的多糖,但表现出分子量下降,黏弹性显著降低。而分子量和黏弹性是玻璃酸钠注射液发挥其临床疗效的关键指标,因此,其生产工艺需要优选,达到既能提高本品的安全性,又能最大限度地使其与药效密切相关的指标达到最好。因此本文对采用终端湿热灭菌工艺制备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灭菌参数对其分子量和黏度的影响,并对分子量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主要工作如下。1.选用不同分子量的SH作为原料,制备注射液预试验样品,并在不同灭菌条件下对其进行灭菌,随后检测了灭菌后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特性黏数,初步研究了温度对不同分子量范围的玻璃酸钠注射液的影响。2.制备小试和中试样品,进一步考察了温度对不同分子量SH原料制备的玻璃酸钠注射液分子量及黏度的影响。3.对用于检测玻璃酸钠注射液分子量的激光散射法和分子排阻色谱以及特性黏数测定分子量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并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索哪个方法更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