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铺直升机停机坪动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x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灾害也频频发生,航空应急救援作为有效救助手段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复杂的地理环境给直升机的起降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保证直升机的安全起降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一种可靠性高的可快速铺设的停机坪已刻不容缓。同时,进行动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以确保停机坪的可靠性。首先,依据设计要求,设计快铺停机坪的改进连接及拼接方案。之后基于响应面法,对最终方案的尺寸进行多目标优化,寻求以应变、应力最小为目标的可行解。参考多种拼接方式,提出错位拼接的设想,以求提高快铺停机坪整体刚度。其次,基于显式动力学分析方法,对滑橇式、轮式直升机的着陆位置、着陆环境设计工况进行仿真分析。依托ANSYS Workbench和Ls-prepost完成直升机着陆动力学模型,利用LS-DYNA实现求解,获取结果,证实快铺停机坪对不同地质条件和降落条件的保障能力,以及螺栓连接方式的可靠性。然后,基于Sim Mechanics对直升机着陆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粘弹性力学的相关研究,将直升机着陆问题简化为振动问题,分析研究了其固有特性和最大变形。模拟混凝土、砂石地面两种土体材料,对其进行振动仿真分析。最后,在实验室模拟三种野外地面环境进行加载测试。设计实验方案对快铺停机坪样机进行大重量的加载测试,测试停机坪甲板及连接部件的承载能力、停机坪甲板变形等。分析测试结果并通过静力学仿真进行验证,探讨甲板变形与加载大小、地基情况、加载测试位置、有无甲板的关系。进行直升机试飞测试,在混凝土、草地两种地面上进行拼装实验;完成直升机的多环境起降应用测试,验证快铺停机坪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航母众多调度作业中,舰载机出动作业是航母舰载机出动架次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舰载机出动作业任务规划是指为给定的出动任务制定合理高效的出动方案。该出动方案与出动任务完成的效率、出动作业安全和成本高度相关。目前舰载机出动调度问题的研究大多只考虑甲板舰载机起飞调度,未考虑执行连续多波次出动任务时会出现甲板舰载机资源不能满足出动任务需求,需要从机库中调运舰载机完成出动任务的情况。为解决出动方案规划过程中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国际贸易往来日渐频繁。船舶作为国际贸易往来的最强运载体,其能源消耗和航运成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船舶在建造时所消耗的钢材和航运时消耗的能源都十分巨大。因此,节能减排、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越来越被业内关注。本课题选取大型客船为算例,对其进行主船体的优化设计和局部结构的轻质材料应用,达到重量控制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规范计算法,对大型客船中剖面的纵向构
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政策理念的不断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但还存在诸多问题——保护对象多为城市型或城郊型遗址,对乡村型遗址关注不足,同时出现就保护谈保护、就遗址谈遗址的现象,使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结合不足、与社区民生结合不足,不能有效发挥遗址价值、促进遗产保护与区域建设协同发展。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型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与抓手,是有效推进乡村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云服务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互联网运营体系中来。对于工厂复杂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传统的方案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尤其是一些先进设备,往往需要专业人员陪同设备一起到达,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同时由于疫情原因限制了人员的随意流动,给企业的恢复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远程视频通信虽然已成为主流的解决方案。然而单一的视频对话很难使专业技术人员了解现场状况并精确传达技
近年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游、古镇游的热潮,人们向往着回归自然淳朴的古镇生活,因此,古镇建设也从以前传统保护转变到打造优美的古镇旅游景观环境和提升特色的旅游地。在此背景下,通过研读国内外古镇旅游景观规划相关的文献和资料,首先,对10个江南古镇进行旅游景观概况调查,其中对杭州地区的4个古镇重点进行走访考察、问卷调查,了解江南古镇旅游景观规划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群众意向需求。然后,结合案例分析、专家咨询,
海洋信息的监测是现代生活数据中的重要一环,而海洋监测平台的自供电系统就成为了实现其长期稳定工作的重要保证。传统波能装置由于体积和结构等原因并不适用于对海洋监测平台进行供电保障,于是本文将波能装置小型化,并拟定安装于BUOY-41型海洋浮标内完成其自供电设计,同时探究了该复合波能装置各项参数配置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纳米摩擦-电磁复合波能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对纳米摩擦发电单元和电磁发电
由于极地海洋内含有大量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价值,因此极区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极区航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潜航器对于极区的环境探索和资源开采具有重要意义,故潜航器极区航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极区环境存在很多影响航行安全的因素,包括海冰,地磁,低温等。实船进入极区进行装备验证存在限制,继而人员的操作训练也无法实施。针对这一需求,论文采取设计虚拟潜航
四旋翼无人机因体积小、灵活机动、负载能力较强且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四旋翼无人机是一个欠驱动和强耦合的系统,其系统参数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难搭建准确的无人机数学模型;执行工作任务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对姿态解算精度与飞行控制器要求很高。本文围绕姿态解算与飞行控制器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针对难精确搭建仿真模型,采用牛顿-欧拉公式,经过条件简化与约束假设,建立四旋翼无人
在国防船舶工程领域,结构的振动会对仪器精度、舰船隐身性能以及船员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中低频振动与噪声起到主要作用。因此,抑制结构低频宽带振动和噪声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在减振降噪方面,新兴的人工周期材料具有弹性波的带隙传播特性,为船舶减振降噪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以前的研究中,人工周期弹性材料的设计均基于固定的材料分布形式下进行建立,即在优化过程中,结构的几何拓扑并不随之发生改变,单胞结构均局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软硬件技术的日益发展,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智能化设备也日益成熟,其中就包括常被用于对海上的目标以及障碍物进行检测、跟踪和测量任务的无人水面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海上目标检测技术是辅助无人艇行进的重要传感单元,因此研究海上船舶目标的检测算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目标检测算法在高性能GPU设备的支持下检测速度和精度都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这些算法复杂的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