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菠萝品种“无刺卡因”(Ananas comosus[L.]Merril cv.‘Smooth Cayenne’)为材料,研究了菠萝在自然成花条件下花芽的形态分化及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探讨了菠萝成花的生理机制;研究了乙烯利对“无刺卡因”、“珍珠”等菠萝品种的综合催花效应,以期为菠萝催花技术的细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解决菠萝杂交育种时的授粉花期不遇的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近3年的田间观察和石蜡切片解剖研究,建立了菠萝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解剖图,明确了湛江地区“无刺卡因”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的各个时期。无刺卡因在湛江的花芽分化始期为12月中旬至下旬,花器官分化期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不同年份花芽分化期不同,花芽分化的早晚与气温有关。冬季较低的温度会促进菠萝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的转变,但会延长整个花芽分化期。
2、菠萝花芽分化分为4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器分化期、冠芽形成期。未分化期至花序分化期,茎尖和D叶白色组织内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花序分化前期茎尖和D叶基部白色组织乙烯(C2H4)和脱落酸(ABA)含量增加,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3)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小花器官形成期,伴随着核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大量合成,玉米素(ZT)含量上升,IAA及GA3含量又有所增加。说明高水平的C2H4和ABA促进菠萝花芽分化的起始,较低水平的内源IAA、GA3有利于花芽分化的起始,而较高水平的IAA、GA3和ZT有利于花器官的形成。
3、400mg/L乙烯利+2%的尿素可诱导温室内盆栽无刺卡因100%的成花,但对大田栽培的“无刺卡因”催花效果欠佳。大田栽培试验中,400mg/L乙烯利+2%的尿素处理后,南亚所“无刺卡因”的抽蕾率为87.5%,雷州丰收公司的抽蕾率仅为70.5%。在催花溶液中加入0.04%的碳酸钙(CaCO3)后,50mg/L的乙烯利+2%的尿素可使大田栽培的“无刺卡因”抽蕾率增加到92.5%。200mg/L+2%的尿素可诱导100%的“珍珠”品种成花,是“珍珠”品种夏季催花的最佳浓度。乙烯利催花后菠萝的抽蕾率与浓度成正相关,但是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珍珠”与“无刺卡因”果实形状发生改变、小果数减少、平均单果重降低,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
4、乙烯利处理可使“无刺卡因”、“珍珠”与“台农13号”3个品种花期相遇,“台农17号”、“台农19号”与“台农20号”花期相遇。为使人工诱导的各品种花期相遇,“无刺卡因”、“珍珠”和“台农13号”应比“巴厘”提早催花8-10天,比“台农17号”和“台农19号”提早6-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