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E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S)-N-benzoylphenylalanine-2-benzoylamino-(2,S)-3-phenyl propyl ester(简称NPE)是从生麦芽中提取得到的化合物,它对乳腺癌和小细胞肺癌表现出非常好的抗肿瘤活性,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化合物。 为了探索NPE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本文以NPE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三类共计17个NPE的衍生物,并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乳腺癌细胞活性。 以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H<,2>SO<,4>/NaBH<,4>还原得到关键中间体一苯丙氨醇,后经酰化反应、缩合反应,得到NPE。参照此路线,在NPE母核的A环、B环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得到第一、三类衍生物;将A环替换为甲基,得到第二类衍生物。利用<'1>H-NMR和 <'13>C-NMR 等仪器分析方法确证了母核NPE和17个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其熔点和旋光值。 在体外活性测试过程中,选用了T47D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两种肿瘤细胞株,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了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药理试验结果表明,具备NPE母体结构的衍生物均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本文是对NPE衍生物药理活性的初步探讨,后续工作尚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在生物细胞分子的生长中,要通过信号传导通路来传导生长信号,而在这种信号传导中存在着一个复杂的传导网络,这使网络生长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表皮生长因子(EGF
期刊
目的:  设计、合成一系列N-取代苯基-9-烷基-3-咔唑磺酰脲类化合物,并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细胞周期分裂蛋白25B(Cdc25B)抑制活性筛选,以求发现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二芳基磺酰
目的:拟建立2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分别用于去羟肌苷和司他夫定血浆样品的浓度测定,为去羟肌苷和司他夫定的药动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 方法:测定人血浆中去羟肌苷的浓度时,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处理,以甲醇-水-甲酸(40∶60∶0.2,v/v/v)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XDB C_(18)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以选择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
面对日益复杂的生源情况,面对性格迥异的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掌握多种方式方法,积极培养阳光型高职大学生,为祖国输送道德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 In the fac
期刊
本论文对重要民间草药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水溶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马鞭草水溶性成分——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的提取分离;第二部分是马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