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汉匈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匈奴这个族称始见于战国晚期,是中国古代活动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从战国晚期(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南北朝初期(公元五世纪初),在我国北方存在了约七个世纪。战国秦汉以来,势力逐渐强大,成为汉王朝北边最大的威胁。为了巩固汉王朝的统治,实现边疆的长治久安,两汉政权对匈奴采取了多种不同的政策。西汉根据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不同,分别对匈奴采取了和亲政策、武力征伐、羁縻统治政策。到了东汉,匈奴内讧,分裂为南、北两部,对匈奴的政策,在继承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基础上,结合东汉王朝的特殊形势,形成更具有代表性、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原王朝的民族政策。对后世历朝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关系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因此研究两汉对匈奴的政策,尤其是东汉对匈奴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两汉时期的汉匈关系,一直是秦汉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因东汉史的研究始终处于薄弱状态,研究者往往注重西汉时期汉匈关系的研究,而对东汉时期的汉匈关系却较少涉及。有之,也往往局限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或偏重于某个层面的分析,缺少整体性的归纳和多角度的探析。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东汉汉匈关系进行论述。首先,对西汉时期汉匈关系做一简单回顾;其次,论述两汉之际的汉匈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即新莽时期的对匈政策及东汉初期(公元25年-公元48年)的对匈政策;第三,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后,各自朝着不同的历史方向前进,使东汉时期的汉匈关系呈现出不同于西汉的特点,东汉采取“安南定北”的政策;第四,北匈奴西迁后的汉匈关系,主要是东汉对南匈奴政策的转变;第五,对东汉汉匈关系的评述。一是论述东汉对匈奴政策在各个阶段的得失,运用结合比对,具体分析的方法,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二是对由此衍生的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所取得的成就及局限性,作出相应的考量和评析。
其他文献
从船舶全生命周期视角,分析了船舶设计、建造、航行、报废四个阶段与绿色船舶的关系及其污染源,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绿色船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某货船进行
温室气体减排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农业碳减排的关键。文章对农业碳减排的必要性和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和完善农业碳减排的生态补偿机制的
旅游非优区是旅游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旅游发展日臻成熟的今天,它更是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当前旅游市场结构的改变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十九世纪末期以来,刑罚的发展趋向逐步迈向轻缓化。作为具有非常悠久历史的刑罚方法之一的罚金刑,在刑罚轻缓化的这一进程中,自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深入又全面地研
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在于知识的转移及其价值的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观察产学研联盟中存在的知识转移,进而在知识生态视角下研究产学研联盟中的知识转移过程,通过构造其中的知识
早在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德隆股票崩盘以来,近几年,很多企业的声誉也都受到了严峻挑战,如“朔州假酒”、“重庆大桥垮塌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及宝洁SK-Ⅱ被诉含有有
目的:研究γ-分泌酶组件蛋白Pen-2在不同年龄段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大脑皮质内的表达差异,以及在成年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主要在老年期发生的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AD的病因尚未明确,众多研究表明其与脑内慢性炎症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2004年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15例,均行镜下滑膜刨削术。经滑膜病理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技术发展,深水和高含硫油气田的开发不断加强。H2S腐蚀已成为国内外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失效风险和安全挑战之一。尽管国际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