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视频的人脸卡通化方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动漫产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卡通人物形象更是被创造性地应用在视频通话、角色游戏等方面,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辅助动画合成技术在降低工作量、提高表现效果方面发挥着的关键性作用。其中,视频人脸卡通化一方面要考虑视频的实时性要求;另一方面,人脸表情变化丰富细微,要兼顾生成卡通与真实人脸的相似性,因此人脸卡通化一直是计算机辅助动画合成技术面临的重点和难点。现有的视频卡通化方法需要复杂的预处理或大量的后期工作,难以实时地生成个性化的卡通人脸。本文围绕视频人脸卡通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平均脸的人脸夸张化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改进的交互式人脸卡通化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在复杂背景下合成效果较好的卡通人脸,仅需要简单的用户交互。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回归树特征点模型的人脸卡通合成方法,针对人脸卡通轮廓线合成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基于二次B样条插值的修正方法;针对复杂背景下头发区域分割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分块闭操作方法。2.提出了一种人脸视频卡通生成方法,包括基于器官状态的相似帧查找以及基于回归树特征点模型的卡通驱动。针对基于灰度值的相似帧查找错误率高的问题,提出以器官的状态作为两帧相似的判定标准,改善了查找的准确性。基于回归树模型的卡通驱动将视频中器官的运动分解为刚性运动和柔性运动,通过对视频的压缩处理提高特征点的检测速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器官运动参数驱动相应的卡通器官完成对两种运动的响应。3.提出了基于平均脸的两种人脸夸张化方法:人脸整体夸张方法和针对突出器官的局部夸张方法。前者分别构造并比较测试人脸与平均人脸之间的特征向量,对所有存在差异的部分使用薄样条插值函数进行夸张变形;后者根据欧氏距离得到最突出的器官,并对测试人脸的脸型进行判定,最后仅对最突出器官及脸型进行夸张变形。4.视频人脸卡通化系统开发。该系统能够通过简单的人机交互实现视频人脸卡通化算法以及对人脸的夸张化算法。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的发展,它在军事方面的作用也越趋重要,而T/R组件作为阵列雷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对整个雷达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这些性能的测试也成了一个不
在现在的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扮演着主机标识和路由的双重角色:之上承载着各种各样的服务,之下是各种各样的数据链路层技术。这样的体系结构使得网络层和传输层形成一种紧耦合,给
扫频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技术,为有关电路的频率特性测试、研究、分析或改善电路性能提供了方便的条件。扫频仪大大简化了测量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
认知无线电具有检测空闲频带并根据当前无线通信环境实时调整传输参数的功能,可以通过使未授权用户在不产生严重干扰的前提下共享授权用户的无线频谱资源来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
缺陷检测是纺织品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人工方式的纺织品缺陷检测,其检测效果严重依赖于检测者的主观经验、注意力和判断力。在现代纺织品工业生产中,纺织品缺陷自动检测正在
由于量子信道存在噪声,不可避免地会对输入量子态产生影响,量子编码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或防止错误的发生。虽然量子纠错编码和经典信息论中纠错编码思想相同,然而量子态的物理特
由于无线通信具有广播特性,信息很容易被窃听者窃取。安全通信是无线通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与传统的研究安全通信的角度不同,而是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一个通信系统的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多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也成为当前计算机行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多媒体娱乐、多媒体通信、数字
图像去噪是数字图像处理中的经典问题。各向异性扩散模型也称为P-M模型,是典型的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去噪方法。其思想是通过可以表征边缘的图像梯度来控制扩散平滑程度,因
数字电视发展至今,技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电视将毋庸置疑的取代模拟电视。在国内,数字电视更是在未来数年内将要完成全面覆盖。数字电视将成为信息产业最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