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不同的化学药物诱导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并进行探讨,选取模型后,用升陷汤水提物进行干预,探索升陷汤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升陷汤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方法:选用受精后发育正常的斑马鱼(cmlc2-GFP)胚胎,应用化学药物乌头碱、马兜铃酸、呋喃唑酮、氯化钡药浴制备心脏损伤模型,制备模型后,应用升陷汤水提物及其君药黄芪的药理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进行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不同的化学药物诱导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并进行探讨,选取模型后,用升陷汤水提物进行干预,探索升陷汤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升陷汤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为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方法:选用受精后发育正常的斑马鱼(cmlc2-GFP)胚胎,应用化学药物乌头碱、马兜铃酸、呋喃唑酮、氯化钡药浴制备心脏损伤模型,制备模型后,应用升陷汤水提物及其君药黄芪的药理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进行药物干预,通过测量其心率、SV-BA间距以及心脏形态的变化,观察升陷汤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NA-seq检测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为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结果:1.乌头碱、马兜铃酸、呋喃唑酮、氯化钡均能诱导斑马鱼心脏损伤:(1)乌头碱15mg/L可导致斑马鱼心率加快、SV-BA间距延长、心包水肿以及血细胞堆积;(2)马兜铃酸5μmol可导致斑马鱼心率减慢、SV-BA间距延长、心脏搏动减弱等;(3)呋喃唑酮16、32μg/ml可导致斑马鱼心率减慢、SV-BA间距延长、血细胞堆积;(4)氯化钡0.05%、0.1%可导致斑马鱼心率减慢、SV-BA间距延长、心房心室呈狭长型。2.选取各组心脏损伤模型后,通过升陷汤水提物及黄芪甲苷药物筛选实验,发现:(1)升陷汤20μg/ml及黄芪甲苷40μg/ml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低乌头碱诱导的心律失常;(2)对乌头碱组、空白组、乌头碱加升陷汤组以及乌头碱加黄芪甲苷等组进行RNA-seq检测,发现乌头碱导致SGK1、ATP2A1、NPY、CRHB、钾通道相关基因(KCNJ1A.3、KCNJ1A.5、KCNJ1A.6、KCNJ12B)表达上调,SLC8A4A、KCNB2下调;而升陷汤水提物能够下调NPY、CRHB、KCNA1A的表达,上调ATP1A1A.2的表达,并对谷氨酸能突触通路、GABA能突触通路有较大的影响;乌头碱加黄芪甲苷组可上调SLC8A4A、钾通道相关基因(KCNK5A、KCNA3A、KCNA4、KCNA6A)的表达;(3)对升陷汤治疗心律失常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推测升陷汤可能通过调控钠通道、钾通道基因,以及影响HIF-1通路中部分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与斑马鱼RNA-seq检测的结果具有部分一致性。结论:1.乌头碱、马兜铃酸、呋喃唑酮、氯化钡均能诱导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其损伤的表现有一定的差异;2.乌头碱诱导斑马鱼心脏损伤的表现中包括心律失常,这与乌头碱导致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失调以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3.升陷汤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乌头碱诱导的心脏损伤,其主要表现在心律失常方面,这与升陷汤下调NPY、CRHB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协调GABA能突触、谷氨酸能突触的平衡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以及调节钠、钾通道有关;而黄芪甲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拮抗乌头碱诱导的心律失常,与调节钙通道、钾通道有关;4.网络药理学技术提示升陷汤治疗心律失常可能通过调节钠通道、钾通道基因的表达以及影响HIF-1通路而发挥作用。这为临床应用升陷汤治疗心律失常相关疾病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
其他文献
蔬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随着人们对蔬菜摄入量的不断增加,食入Pb含量超标的蔬菜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乌鲁木齐市本地蔬菜Pb超标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探明蔬菜中
趋化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它描述了细胞或其他生物根据环境中某些化学营养物的分布而呈现出的趋向运动.例如,枯草芽孢杆菌为了生存会向高浓度氧气方向游去.由于自然界中许多细胞通常生活在黏性流体中,在趋化过程中细胞和化学物都将受到流体的传输作用;另一方面,细胞聚集产生的引力也会对流体运动产生影响.这种细胞-流体的相互作用在数学上可以通过趋化-流体耦合模型来刻画.因此对于这种有着实际生物背景的趋化流体模型
草莓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色泽是其重要的品质评价指标。草莓色泽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花青苷的积累。本研究在森林草莓‘Ruegen’中过表达FvMYB17基因,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和茎部有显著的花青苷积累。通过定点突变技术、酵母单杂交、酵母双杂交、萤火虫荧光报告基因转录活性分析实验证明FvMYB17是一个花青苷合成的正调控因子,其功能与同亚族的转录因子负调控花青苷合成结果正好相反,主要原因是其C末端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分布格局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其中低变质煤炭资源约占已探明全部煤炭资源储量
微生物在砷的转化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究不同含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对砷的转化影响,本论文利用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手段,在好氧、厌氧条件下,以砷迁移转化为中心,以土壤微生物为主要调控因子,研究矿区砷污染土壤中砷的转移转化。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好氧条件下,未灭菌土壤中水溶态砷含量增加,腐殖质态砷含量降低,其余砷形态的含量基本不变;与灭菌土壤相比,未灭菌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高,微生物在砷的转化中起主导作用,增加砷
人工智能算法是人工智能的“灵魂”,企业在研发过程的时间投入与资本投入是算法获得保护的现实基础。然而,人工智能算法在运行中却可能产生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等技术风险,威胁社会伦理、司法公正及人类健康。故而,使用何种制度既可发挥人工智能算法在刺激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又可规避上述风险已成为关键。在专利法中对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保护虽然符合“技术之法”的本质,却也对理论基础、法律规则产生强大的冲击。本文将“人工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慢性失同步化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对CRT无应答,研究显示通过优化起搏部位和起搏间期可以提高应答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勘探开发作业开始转向陆上复杂地层和深水海洋的油气资源。复杂地层钻井和深水钻井对钻井液性能有严格要求,钻井液
新疆焉耆盆地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灌区,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及加工番茄和色素辣椒为主,盆地内的灌溉面积从1956年的4.40×10~4hm~2发展到2016年的14.19×10~4hm~2,由于有限的
鉴真规则是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所确立的一项专门针对实物证据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初步证明了实物证据的真实性、同一性,揭示了实物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运用实物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发挥实物证据的证明价值奠定了证据基础,有助于防止虚假、不真、无关证据进入法庭,促进事实认定的准确性。在我国实物证据之证据能力规则不完善,司法实践中实物证据的准入几乎不受限制,不真证据进入法庭被采纳导致冤错案件发生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