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来看,目前学术界一般倾向于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划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两个途径,但对各种渠道的政策传导效果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分别选择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信贷余额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的代表,运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基于我国1996年一季度至2009年四季度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我国货币政策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产出的影响进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共同传导发挥作用,两者作用相当,且信贷渠道短期效果更加明显,而货币渠道存在一定的时滞。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应同时注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的作用,并处理好二者在时间上的搭配。
其他文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发展对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而金融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金融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对比研究发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己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提供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占75%。中小企业作为全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技术创新、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低迷态势。在救市政策的作用下,从2009年4月开始,房地产市场率先其他行业迅速回暖,大幅上涨的房价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房地产泡沫成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