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力连续测试方法及车轮失圆的检测与识别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列车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测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的记录、分析与诊断,及时发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车辆,并查找出故障的位置与原因,实施扣车检修,对保障铁路行车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正是在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背景下,以轮轨动态作用安全为主题,从列车和轨道线路整体大系统的角度,综合研究列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安全问题。主要进行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轮轨力连续测试的实现根据轮轨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轨道的约束条件,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轮轨垂向力与横向力测试问题,详细分析了荷载在移动过程中轨道的响应的变化以及不同位置测点的应变输出,确定了连续测试方案中测点的布置位置,并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验证。以此为依据,在现场测试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轮轨力连续测试方法,以及一种基于灰色理论、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的轮轨力连续测试方法。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其高精度与可行性,并降低了传感器误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2)轮轨力解耦问题的研究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横向力作用下的垂向力测点的应变输出以及垂向力作用下的横向力测点的应变输出,发现横向力和垂向力间存在串扰问题,同时在室内试验中也发现了此现象。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使用一种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对轮轨力的串扰进行解耦,为高精度轮轨力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3)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的建立以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高速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铁道车辆动力学仿真技术,系统地分析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轮轨接触和相互作用问题,分别建立车辆和轨道结构的力学模型和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采用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滚动接触理论,研究轮轨滚动接触关系中车轮失圆时的轮轨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轮轨作用力,为研究车轮失圆对轮轨系统动力特征的影响提供基础。(4)车轮失圆对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分析车轮失圆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对车轮失圆形式进行定义分类,结合所建立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研究车轮扁疤、车轮周期性多边形磨耗等常见的车轮失圆类型所造成的轮轨冲击振动的特征,从而为轮轨力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5)基于轮轨力的车轮失圆的识别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了80组不同长度、不同深度的车轮扁疤作用下的轮轨冲击力,根据轮轨力的大小将车轮分为3种类型:正常车轮、问题车轮和严重问题车轮。首先通过特征提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压缩,避免维数灾难,再详细分析了3种分类器:BP神经网络、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车轮进行分类识别情况。(6)基于轴箱振动加速度的车轮失圆的识别车轮失圆将会引起轴箱的异常振动,通过安装在轴箱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可能对车轮失圆情况进行识别。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EMD的Hilbert谱方法,利用实测数据及仿真计算,有效地对车轮失圆问题进行了定性的识别,该方法不仅能判断车轮是否存在失圆状况,还能判断失圆类型是车轮扁疤还是车轮多边形化,且不受车速的影响。同时,利用小波包分解还能对失圆程度进行定量判断。
其他文献
近年来,轨道交通的迅速起步和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便捷,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新问题。随着轨道交通的大面积运营,线路频繁经过居民密集区,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多方面的
目的:探讨龙珠软膏治疗耳鼻喉腔道皮肤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耳鼻喉腔道皮肤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外敷龙珠软膏治疗;对照组外敷鱼石脂软膏,临床跟踪观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给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通过对土工格室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土工格室柔性筏基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运用工程实例对土木格室柔性柔性筏基对于软弱地基的加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