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具体认定问题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存在于网络空间的犯罪逐渐突显,其中网络谣言犯罪危害较大,有必要运用刑法手段加以规制。就此,2013年“两高”颁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五条第二款明确指出网络造谣传谣的以寻衅滋事罪论处。本文从行为对象、行为方式、行为空间、保护法益以及结果要件五个方面对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之司法认定问题予以探析。第一章是对行为对象的分析。研究一个罪名,必然要研究其行为对象,网络谣言作为该罪之行为对象自然是研究之重点。何为网络谣言,不同人有不同观点,有些人认为网络谣言包含了诽谤类言论,有些人认为网络谣言范围应当作限制解释。对于某种言论是否属于网络谣言,人们莫衷一是,但司法实践有保持法律统一适用的要求,提出一套判断标准是必然的行为抉择。第二章是对行为方式的探析。编造传播是寻衅滋事罪在网络空间领域的行为方式,对编造传播的研究,便是对该罪犯罪客观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对行为空间的讨论。传统寻衅滋事罪发生的场合是公共场所,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发生的场合是网络空间,传统寻衅滋事罪规定在刑法典中,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规定在司法解释中,网络空间与公共场所关系之研究,深刻影响着传统寻衅滋事罪与网络谣言型寻衅滋事罪之关系定位。第四章是对法益保护的分析。深刻理解一个罪名,必然要求深刻理解该罪名所保护的法益。关于寻衅滋事罪所保护的法益,传统寻衅滋事罪使用了“公共场所秩序”一词,于是有些人认为公共场所秩序便是具体法益。本人对此并不赞同,公共秩序应作为整个寻衅滋事罪之具体法益,司法解释是对寻衅滋事罪之具体法益的及时纠正。第五章涉及结果要件的具体认定。具体法益仍然是抽象的,反映法益侵害状态之结果要件是具象的。从抽象研究到具象研究,是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从结果要件的模糊认识到清晰认识,必然要求完成对结果要件的具体化。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紧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着眼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从国家战略高度就科技兴军作出一系列深刻阐述和战略部署。习近平科技兴军重要
川东地区地处我国西南丘陵地带,四周山脉将其与周边地域相分隔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地理区域。在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多元融合的文化现象等背景下,
绘图板的注塑件在注塑过程中易产生翘曲变形。为此,基于Moldflow注塑模拟分析软件和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注塑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运用隶属函数对分析所得的翘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对一年来健康体检人员中的眼科26263人眼部检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职业、性别、年龄分别作了叙述。从中看出眼睛处于亚健康状况
本文主要对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土地及处理技术来进行分析,来更好的对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认识,对于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进行总结,并提供更多的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具体项目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后,不仅课堂上学生参与性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知识技能提高快,教学效果好,学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