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全预应力砼简支梁动力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f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力筋实际预应力的大小是反映结构受力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对结构中力筋有效预应力进行准确预测,在结构的健康检测与监控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力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方法,有人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尝试,但正如相关文献所指出的那样,简单适用的检测方法尚未被成功开发。为此,本文从结构的动力性能出发,动力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通过研究不同预应力作用下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化,建立力筋预拉力和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利用结构的动力性能进行力筋预应力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本文进行了3根无粘结预应力梁的动力试验,对预应力梁分级施加预拉力,测试得到梁的前三阶频率等模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全预应力的情况下,随着预应力的增加,梁的前两阶频率呈上升的趋势;利用预应力作用下梁的挠度变化规律,证明了梁的刚度随预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论文根据已有的6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试验数据,寻求力筋预拉力和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由此推导出力筋预拉力和梁的刚度之间的关系式。从混凝土非线性本构关系出发,首先探讨了引起梁刚度增加的原因;建立预应力砼简支梁计算模型,利用优化软件1stOpt拟合了预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本文公式对试验梁的频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公式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引起梁刚度变化的原因。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梁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建立了无粘结预应力梁动力有限元模型。针对一般动力分析模型中,在对力筋及预应力的处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模型中梁的刚度的修正,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试验梁的频率。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加之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实施,传统的混凝及过滤工艺显得力不从心。本课题以嘉兴某给水厂原水和部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其耐久性问题不适于用在腐蚀环境中,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以其耐腐蚀、高性能等优点,已经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学者研究了FRP约束混凝土
本文在对国内外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动力特性研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参照试验结果,对钢筋混凝土梁利用碳纤维布加固前后的损伤程度及损伤位置与钢筋混
当前,非饱和土的问题己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重点研究方向,就力学性质而言,非饱和土与经典的饱和土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反映在工程实践中,真正应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解决
弦支穹顶结构是基于单层球面网壳和张拉整体结构的一种新型的混合空间结构体系,它有效地改善了上部网壳结构的稳定性能,提高了结构整体刚度,同时又降低了施工难度,因此应用前
由于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人工配制污水,忽视了对原生动物的研究。另外,丝状菌的过度生长会使得颗粒污泥的沉降性变差以致颗粒污泥系统失稳。本试验旨在研究原生动物和丝状菌这两类微生物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及结构特性的影响。在SBR中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培养出表层附着大量累枝虫的好氧颗粒污泥。运行后期,颗粒污泥浓度可达4482 mg/L,SVI值为55 mL/g左右,粒径
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大量滑移隔震结构和能量耗散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两质点系统为例,通过大量数值计算,探讨了滑移隔震结构在不同系统参数和激励作用下的能量耗散机理。主要
目前,我国仍有大量的砖混结构正在使用中,但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需将局部进行结构改造,或将底层托换改造为框架结构,或将底层升高。另外,有的砖混结构房屋因发生不均匀沉降和
由于弦支穹顶自身的结构优势,在该体系提出之后便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鉴于以往在钢结构应用中因可靠性不足而引发的工程事故,并且弦支穹顶结构属于自平衡体系,某一可靠
三峡库区小城镇供水存在供水分散、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等特点,因此开发一种投资省、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效果稳定并能用于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成套设备对于库区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