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制低碳醇Cu-Co催化剂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3456ga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醇是高辛烷值、低污染的车用燃料添加剂,其在替代能源和燃料电池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经由生物质、煤、天然气或页岩气等含碳资源制备合成气,并催化转化合成气制备低碳醇是最具工业化前景的方法之一。近年来,低碳醇合成催化剂尤其是Cu-Co催化剂因其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活性和低碳醇选择性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低碳醇合成催化剂之一。本文重点考察了活化条件、制备条件及制备方法等对Cu-Co催化剂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低温N2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DTA)、扫描电镜(SEM-ED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Cu-Co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焙烧温度和醇选择性呈火山型曲线,当焙烧温度为350℃时醇选择性达最大值33.5%;焙烧温度和CO转化率、产物链增长因子呈单调递增曲线。XRD显示Cu-Co催化剂前驱体的主要物相为Cu2CO3(OH)2和Co2CO3(OH)2;H2-TPR-MS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300℃时前驱体中有大量碱式碳酸盐未分解,当焙烧温度不低于350℃时,H2-TPR显示催化剂的焙烧温度越高,则其还原温度越高,此时催化剂的醇选择性就越低。2、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Cu-Co催化剂,研究了还原温度和还原气氛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Co催化剂在低温、低氢气浓度气氛中较长时间还原,会显著增大催化剂的CO转化率、醇选择性和醇收率。3、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法分别制备Cu-Co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相比于共沉淀法,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Cu-Co催化剂其CO转化率由11.2%提升至33.9%;更重要的是,该催化剂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反应运行250h无失活迹象,而共沉淀制备的Cu-Co催化剂在70h的运行时间内活性就呈现明显的直线下降趋势。SEM-EDS显示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催化剂铜钴物种相互分散更均匀,钴物种作为空间阻隔物(spacers)阻挡在Cu颗粒之间,抑制了金属铜的聚集和烧结。4、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Cu-Co催化剂,考察了铜钴摩尔比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铜钴配比和醇选择性呈火山型曲线,最佳铜钴配比为Cu/(Cu+Co)=0.5;铜钴配比和CO转化率呈单调递减曲线。5、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Cu-Co催化剂,考察了铜钴摩尔比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评价结果显示,随着铜钴摩尔比增大,催化剂的CO转化率降低、醇选择性升高、低碳醇(C25OH)占总醇比例降低,并且当Cu/(Cu+Co)=0.35时的醇时空收率达到最大值为177.31g·kg-1cat·h-1。H2-TPR结果表明,铜的加入能显著促进催化剂的还原,且还原温度越低,产物中C2+醇选择性越高,而当Cu/(Cu+Co)=0.35时还原温度最低,这表明铜钴双金属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当Cu/(Cu+Co)=0.35时铜钴之间的协同作用达到最强。SEM-EDS结果显示,催化剂表面元素分布较为均匀,且在热处理过程中铜物种没有表面偏析和聚集现象的发生。XRD显示氧化态Cu-Co催化剂主要存在CuO和Co3O4这两种物相,并且铜钴物种的存在均能明显抑制对方的烧结。此外,长链醇和烃产物均遵循ASF碳数分布,且产物链增长能力随铜钴比的增大而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泸州地区成年人鼻形态指标与性别、矢状骨面型、垂直骨面型三因素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鼻形态指标在不同性别、不同矢状骨面型、不同垂直骨面型中的差异,探讨鼻形态
电镀废水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目前在电镀厂主要以吸附、化学沉淀法对其进行处理。但这些方法处理之后的废水还需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此外,吸附法、沉淀法处理污水还会
天然地震观测数据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资源。天然地震数据中包括丰富的反映地球内部结构的信息,它们为人类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众多的地球物理学家
在当前宏观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实施多元化并购战略,然而由于多元化并购实施过程复杂、信息透明度较低,股东通过多元化并购侵占企业利益的事件时有发
本文分别利用椭圆和非线性流的方法研究在紧致黎曼流形上加权Laplace、p-Lapl-ace以及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问题及其在泛函不等式中的应用.这里刚性是指当参数在某一范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PN3型和PN3=O型钴配合物,研究了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月桂烯等单体的聚合方式,PN3型钴配合物催化聚合异戊二烯具有分子量可控聚合的特性。1.设计并合成
超材料吸收器由于具有吸收率高、频带宽、厚度薄、质量轻、设计简易、易加工等优势,在微波、光波、尤其太赫兹波段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可通过合理地设计和优化超材料吸
玛克辛·格林被誉为继约翰·杜威之后美国另一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她立足于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广泛借鉴多种理论思想,不断著书立作,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教师作为陌生人》为代表,格林审视了科学技术理性主导下的美国社会和教育,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以及通过教育改变社会的理想。本论文通过对格林生平及其著作的研究,系统地梳理格林的
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作为最有前途的控制理论,已经成为现代控制理论的主旋律.严格地说,理想的线性系统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当系统的非线性程度较低时,人们通常采用在平衡点附近
实验一 不同树脂基质成分对GQ高强纤维复合树脂牙周夹板粘结性能的影响目的:比较不同树脂基质成分对GQ高强纤维复合树脂牙周夹板粘结性能的影响。方法:将树脂基质与硅烷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