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山西晋城泽州一中为例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但其中也蕴藏着一次难得的机遇。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及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探讨建构主视野下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又名“一三七”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发展及其运作方式,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对“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在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以及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对“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绩效分析,分析其优越性、找出存在的不足及存在不足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研究表明,“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在营造全员参与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团队积极进取、确立学习者主人翁地位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师生对新模式的认识模糊、教师整体专业素养不高、管理层对细节工作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指导等原因,“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学道指导意义出现偏差、部分课堂环节流于形式以及计算机及网络成为教师最大的担忧等方面。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创造机会,进一步提升教师素养;二是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优化学道;三是完善听课制度,优化课堂实施;四是强化计算机网络的指导与管理。
其他文献
人类对环境刺激做出有效的反应需要选择性地注意不同的刺激特征以及快速或频繁地进行任务转换。由一项认知任务转换到另一项认知任务的过程被称为任务转换,它是人类认知加工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艺术设计学院的2012届“bread n butter”杯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秀, 4月13日在静安区的创意产业园区800秀进行。  本场秀集结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艺术设计学院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2012届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的优秀作品。作品秀的主题定为“ING”, ING译为进行时,意为在路上:青春四年的奋斗不会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停止,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要用勇气,毅